第(1/3)页 一年一次的童生试,是春天二月十六,在陵县县城贡院举行。 每年的这个时候,先生蒋凌都会提前给私塾的学生出几个题目,事先摸摸底。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是学童家长要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前去参加童生试的依据。 今年的正月底,先生蒋凌就把有希望考取童生的名单列了出来。上面赫然有蒋成的名字。 最初蒋凌曾经说过,两年以后蒋成有希望考取童生,不想,仅仅几个月之后,就改变了初衷,鼓励蒋成到时候下场试试再说。 至于盘缠等,有蒋成积攒下来的每个月一百文的零用钱,总共有四百文的样子,蒋凌额外从自己的束脩中又拿出一两银子交给蒋成。 “无需客气,暂且拿着去用。若是心怀歉意,就只当是先生借给你的吧。” 蒋凌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蒋成只能暂且收下来。 “先生大恩,蒋成铭记在心。” 不同于其他考试都是由家人陪伴,蒋成独自一人倒也自在。 童生试不过是一篇文章,一首绝句,对于来自于,曾经中过文武状元丛叶的蒋成来说,根本不在话下。只是不敢过于突出,所以把握好尺寸,匆匆写完交卷了事。 等到第二天放榜,蒋成的名字稳稳挂在中游偏下,后,既无惊喜也无忧地一个人独自返回向阳镇。 来来回回徒步行走的蒋成刚好用了七天。等他回到向阳镇时,镇上的人早就知道结果了。 这一次向阳镇总共去了是十一名学童,能够考中童生的则只有五人。蒋成虽然是其中年龄最小的,却是名次最高的一个。一时间,小书童蒋成的名字便在向阳镇上传开了。 最为高兴的莫过于先生蒋凌,不仅他自己以为慧眼识英才,即便是镇子上的人也无不私下夸奖先生的眼里。 高兴之余,先生蒋凌甚至单独为蒋成举行了一次庆贺喜宴,参加的人员都是镇子上德高望重的老者。其间,蒋凌有意无意暗示说,如果不出意外,两年后蒋成定能考中秀才。 最后,也许是暗示吧,蒋凌说了一句: “各位乡长,本人才疏学浅,而且年事已高,各位应该着手物色接替之人了。” 谁能不明白蒋凌话中的含义呢? 一时间大家都知道,如果两年后小蒋成能够考中秀才,私塾先生蒋凌将会退位养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