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光有兵,却无将,谁能够统御六十万大军作战?”赵佶悲叹道。 这也是宋国重文轻武的下场了,关键时刻,根本没有武将可以统兵。 毕竟六十万的大军可不是区区的万人或者十万大军能够相比的。 在楚汉之争时,有一大将为韩信,他的统兵之能却是极强,可谓多多益善。 但却不是所有的将领都是多多益善的,统兵越多,需要的胆略也就越多,绝非普通的庸将能够胜任的。 “皇上,想要拖住汉国,臣觉得可以采取一策。”蔡京想了想。 “蔡爱卿快说。”赵佶道。 “皇上御驾亲征,则可鼓舞士气,如若皇上能够请得我大宋镇国大宗师出手,那就更万无一失了,而且,如今我大宋可将西境的大军退守至襄阳,依靠长江之势防守。” “毕竟汉国虽强,但也仅限于他们的铁骑,轮水军之力,绝对无法抗衡我大宋。”蔡京动容的说道。 在这个时代的宋国,骑兵步卒的实力或许不强,但是在水军这一方面,的确是冠绝于此界的巅峰,不仅是在造船工艺上,更是在水军的训练上。 “如此,似乎可行。” 赵佶思索了一番后,立刻定下了。 如今朝堂之上没有人再与蔡京相争锋,自然就变成了他的专属,而原本属于司马光一脉的官吏也不敢说二话。 “皇上圣明。”蔡京恭维道。 “传朕旨意,立刻调集我大宋所有的兵马,包括水军,镇守襄阳,全力防范汉国,另,在西境的城池守军有序撤回襄阳,无需与汉国交战,朕明日可启程前往襄阳,亲自督战。”赵佶脸上透着坚定,当即拍板道。 “皇上圣明。”百官齐声道。 “而且这一次出征,不仅仅是朕...”赵佶目光一转,在这朝堂之上扫过:“我大宋的文武都要随朕一同亲征,此次国破,无人能苟活,国灭则身死。” 赵佶语气之中透出了不容置疑。 有了童贯的前车之鉴,他对于满朝的文武都有了防范,如若在他御驾亲征之后,朝堂之中的臣子勾结汉国,投敌叛国,那他就无法容忍了。 “臣等领旨。” 如今关头,赵佶盛怒之下,何人敢拒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