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文武百官的高呼声中,刘协一身龙袍加身,头戴帝冕,腰间配着他权利象征的泰阿剑,左手搭在剑柄上,散发着一脸威仪的走入了大殿之中。 踏。 踏踏。 刘协缓步在大殿中走着,直步上方的龙椅宝座,当登上宝座高台后,猛地一转身,威势目光扫视着朝堂中的文武,在沉定了一瞬后,双手一展,威声道:“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隆恩。” 文武百官齐声高呼道,捧起朝笏,缓缓站了起来,但都是略微低头,谁也不敢正视属于天子的威严。 “今,乃朕之喜,更是大汉之喜。” “西凉董卓,欺君罔上,把持朝政,被朕所杀,其余孽一个不存,被尽数诛杀。” “冀州袁绍,不顾我汉室赐予之恩德,背弃四世三公之荣耀,忤逆作乱,如已被平定。” “青州刘备,不顾汉室一脉相承,妄图逆乱造反,被朕亲手诛杀。” “平定叛乱,此乃第一喜。”刘协说着,目光带着一种帝威扫视着大殿诸臣,在停顿了一会后,又开口道。 “而第二喜,便是吾大汉十三州,地域广阔,诸侯无数,但今日几乎全部聚集了,此印证了吾大汉场昌隆之国运,不朽之传承。”刘协声音透着肃穆道。 “皆靠陛下圣明,逆贼方可平定。” 文武百官带着浓浓敬畏,齐声道。 刘协表情透着一种戏谑,目光则是朝着殿中的诸侯看去:“各州诸侯何在?” “臣等在此。” 各路诸侯带着惶恐之色,跪倒在了刘协身前。 “都给朕一一做个介绍吧,朕登基时间不长,可是从未见过诸位。”刘协看着诸侯,目光中透着无形威严,让人根本无法违逆。 “臣是幽州牧刘虞。” 一个年龄大概四十几岁的中年男人恭敬道。 “臣是徐州牧陶谦。”一个年龄近古稀之年的老者道。 “臣是兖州牧刘岱。” “臣是益州牧刘焉。” “臣是扬州牧刘繇。” ...... 各路诸侯纷纷带着敬畏,将自己的名讳报出,而心底也是十分的忐忑。 原本对于刘协,他们或许只是在流传到了各自州郡的传言中才了解到,但待在洛阳这些时日以来,也听到了有关刘协的各种事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