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米尼弹-《大明之崛起1646》


    第(2/3)页

      滑膛枪的铅弹和枪管之间有点空隙影响不大。

      但使用米尼弹的线膛枪则必须严格控制枪管口径标准,否则子弹尾部膨胀之后很可能无法卡入膛线之中。柱状子弹若没有旋转起来,就容易发生横向翻滚,那样的话简直连铅珠还不如。

      好在苏记铁场一直在制造燧发铳,现在至少积攒了四千支左右,要从这些枪里挑选出二三百支口径差不多的应该不成问题。

      若非无法标准化生产,朱琳渼肯定想全军更换线膛枪。而眼下只能先装备几个连的猎兵了。

      鲁宁等制铳工匠早就听说陈王殿下来铁场了,正望眼欲穿,便见他带着宋应星来了。

      朱琳渼直奔主题,先对鲁宁等人讲了线膛枪的概念。

      工匠们都是一副“毫无意外”“早就料到”的表情,在他们心里,陈王哪次不搞出点儿匪夷所思的新东西才是不正常的。倒是宋应星又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持笔拼命记录。

      朱琳渼从旁边的木架上拿过一根刚制好的铳管,又捡了根树枝,对众工匠比划道:“这树枝好比是根比铳口略细的钢棍,”他指着树枝顶端,“在这里开道倾斜的槽,装入硬钢制的刀头,用螺丝卡紧。”

      随后他将树枝伸进铳管中,“用钢棍顶住铳管,前后推拉钢棍,在铳管上刻下很短的一道槽。然后略为转动铳管,继续推拉钢棍刻槽,再转动铳管。持续这个过程,直到每次刻的短槽累积成一根很长的螺旋槽。

      “每根铳管需要四条这样的槽。”

      随后他又讲了膛线的缠距、缠度等概念,当然,这些工匠这需要了解就行,具体计算还得他自己来。

      随后他分出一部分工匠去挑拣口径相近的铳管,自己带着鲁宁等人制作拉膛线的设备。

      又是一整天的工夫,在众工匠的配合之下,一台简易的“拉线机”便宣告完工。

      鲁宁取来一根铳管,用拉线机上的两根带槽的硬木夹住,再用数道铁箍箍紧硬木,而后将一根由多个铁架支撑的钢棍探入铳管内。

      他反复刻划了三十多次,才在铳管上留下一道三毫米左右的凹槽。同时另一名工匠转动硬木夹,转动的角度是朱琳渼早就算好的,在木夹的尾部有个刻度盘,每次转一格便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