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柔能克刚-《乘龙佳婿》
第(2/3)页
而太后也听到了外间九娘对那几个女人的训诫,但此时此刻,她已经懒得去理会这个了。因为此时此刻,她见到了上前盈盈下拜的张氏。
渭南伯张康固然是先帝睿宗提拔起来的,皇帝对人也一贯信赖,但张府家眷在后宫走动却不勤,再加上张氏乃是庶女,她虽说在朱廷芳定下婚事后召见过一次,可也没有问太多。毕竟,儿孙自有儿孙福,既然是朱家人人都认可的,她无意管得太多。
然而,先后历经了废后的亡故,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死讯”,原本只剩下一个儿子,但膝下孙儿孙女勉强也算是满堂的她,心中伤感的同时,却也不禁一时兴起,决意在今天亲自出宫来看看。
对于她来说,这种临时起意非常罕见,就连她自己在赵国公府下车时也觉得自己有些荒谬。她总是指责皇帝白龙鱼服,混迹民间,结果今天自己比皇帝还要过分!
太后微微颔首,等一身大红衣裙的张氏起身,她端详了人片刻,就随口问了几句。这和她前一次召见人时不同,那一次张氏明显小心拘谨,此时却显得落落大方,仿佛人多的时候反而更让其平添了几分自信。
就算说起刚刚狼狈而走的秦氏那一家人,张氏言谈间也显得非常从容:“不过是因为两家人如今相差越来越大,舅老爷又官场受挫,所以才一时气急过来寻衅罢了,这都是人之常情。我并没有吃亏,更何况还有妹妹一心一意地帮我。”
朱莹顿时笑得眉眼弯弯:“这些人也就算了。之前大嫂面对两个跑到书房要她评鉴诗文的才女,那应对才叫有趣。”
“她很认真地告诉她们,说自己不会作诗。等到她们冷嘲热讽的时候,她就说,结婚之前尚在闺阁时,当然可以琴棋书画诗酒茶,但既然嫁为人妇,就应该先顾着柴米油盐酱醋茶。”
“不过她陪嫁的嫁妆里,就有一套她从小手抄的,太祖爷爷亲自总裁,令翰林词臣编撰的《全唐诗》,问她们要不要看。那两个还自信说就没有她没看过的唐诗,结果,大嫂随口背了一首极其偏门的,就把人给挤兑得哑口无言了!大嫂之前还骗我说读书少……骗鬼呢!”
听到这里,就连太后也忍不住惊讶了起来:“太祖皇帝让人编纂的《全唐诗》?听说那整整有四万多首,几百万字,你真的手抄过一遍?”
“其实没有抄全,”张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阿爹从前出身北边,后来归顺了先帝睿宗,没机会读什么书,后来管了军器局,也就是看一些军略的书而已。他听说太祖爷爷曾经声称,天下最美莫过于唐诗,所以就干脆斥巨资买了一套《全唐诗》九百卷藏在家里的书库。”
“这还不算,他还让我们从六岁起就逐字抄录,能抄多少抄多少,但抄得多就有奖。男孩子就赏兵器,女孩子就赏好看的衣服和首饰。这么一来,自然是人人都精神十足地抄。”
“但一两天容易,一两个月也容易,坚持一两年就难了。后来我那些兄弟姊妹还有偷偷叫下人抄又或者送出去让外人抄的,结果让阿爹知道了,一顿棍子打个半死,就再也没人敢作弊了。”
“所以,长年累月下来,就只有我坚持了下来。权当认字读书,调剂日子,那也挺好的。不过,我也就是抄了两百卷,不足四分之一。不过借着抄书,我倒是侥幸背熟了一些很冷门的诗,但只是背,不解其意。”
虽然张氏说得谦虚,但太后很清楚,这所谓的两百卷意味着什么。因为那意味着上万首诗!《全唐诗》里又不全是短小精悍的五言七言绝句,律诗以及乐府诗之外,还有更长的数百字古诗,这若是抄了几百卷,每天得抄多少字?少说也得几百上千字吧!
而九娘也不由得轻轻吸了一口气,可却只听张氏苦笑说:“我阿爹对我们说,真正的书香门第为了锻炼儿女,常常让他们从小抄书,这比请了先生回来教我们读书强。我是笨笨地相信了他,结果后来他才得意地说,家里孩子多,抄抄书,也就省得惹事了。”
“他说,八九岁大满地乱跑的孩子,人厌狗憎,最是调皮。抄书不认得字就空着,又或者问先生就好,可他哪里想过,我们六七岁认字写字,后来开始抄诗,一首诗一多半字都不认得,家里请来的先生都险些给我们烦死。所以,我家的西席先生,那是全京城换得最快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