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牧巴文明2-《文明科学系统》


    第(3/3)页

    人类的亲情观念,父爱母爱的观念,孝顺的观念,在现代是由社会环境和教育决定的,而根源则是来源于基因本能。

    因为在原始时期,人类祖先时刻会受到外界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护崽的父母的后代幸存率,要比不选择不护崽基因父母养育的后代的幸存吕高几个数量级。

    长期下来,护崽基因就根深蒂固,拥有不护崽基因的人类则几乎死绝了,逐渐消失在人类的基因图谱中。

    父爱母爱的根源在基因,孝顺的根源也是在基因。

    人类作为非顶级猎食者,在发展到现代文明之前,各种自然灾难、天灾人祸都存在人类的身边。

    而很多天灾跟人祸都是能够提前发现的,所以这时候老人的经验就很重要,这决定了尊重孝顺老人的人类幸存率,要比不尊重孝顺老人的幸存率高了许多。

    这都是人类在漫长进化史中,由自然选择形成的本能,这些本能能够让种族更好的传承繁衍下去,然后到了文明时代,在这个本能的影响下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思想,一种文明观念,形成了一种社会普世观。

    而对牧巴人来说,他们从来就不需要这样的进化选择,他们不屠戮星球再来一场物种大灭绝就算不错了,那还会因为外界威胁而点上护崽本能和孝顺本能。

    而后代繁殖的需求则和生物寿命的长短成反比的,寿命越短的物种越能生,越想生,寿命越长的物种,繁殖欲望就越低,就越不想生。

    这一个繁殖法则不单在自然界的动植物中得到体现,就连在人类这样的智慧生命中也得到了体现。

    百年前民国时期平均寿命35岁,所以十多岁生理刚成熟,那些小正太小萝莉就结婚了,17岁就有可能是两个孩子的妈了,然后一直生到五六七八个......

    到了近几十年,民众平均寿命突破70岁,不单法定结婚年龄有要求了,人们结婚生小孩的时间也是越来越晚,近几年那更是25还早,28刚好,30不算晚......

    这其中有民众对优生概念更加看重的原因,有文化影响的原因,有社会压力的原因,但也不能否认其中有基因本能的因素影响。

    对牧巴人万年寿命来说,繁殖需求可想有多低,心情好那就遵循生理本能3年繁殖一个子代,心情不爽那咱就不不生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