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安置流民-《大唐乐圣》
第(2/3)页
“陛下和大臣们捐赠的钱款?真是皇恩浩荡,皇恩浩荡啊!”
老汉说着,就引着大家往皇城方向叩拜,李龟年也不阻止,百姓们能信仰皇帝,在这个封建社会来说,是安定的基础,这就是李龟年现在做的工作所要达到的效果。
这样一幅官员送温暖,流民感激涕零的画面,似乎很美好,但是,很快,李龟年的面色就冷了下来。
因为,流民之中死了人。
“李太乐,这两个孩子,还有这个妇人,是饥寒交加,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导致的正常死亡。”医官查看了那个二十多岁的妇人以及一个七岁左右的男童,和一个五岁左右的女童骨瘦如柴的尸体之后,向李龟年禀报道。
“正常死亡?这算那门子正常死亡?他们从原州走了一个多月来到长安都没死,到了长安却死掉了,这是咱们官府没有尽到救助的责任。”李龟年怒吼道。
在古代,百姓之所以自称草民,是因为他们的生命如草芥一般不值钱,可是,李龟年这样从后世来的人不这么认为,在他的眼里,每一条生命都是珍贵的。
像这一家三口这样被饥寒夺去生命的事情,是绝对不应该发生的,因为,此时的大唐,不缺粮食衣物,沿途各个州县,那怕有一个州县尽到了义务,发给他们逃难所需要的必须口粮,她们也不至于惨死。
昨晚他们到了城里的时候,能够及时吃到一餐饱饭,获得一些衣物供他们取暖,她们也不会死。
“对,都是那些当官的错,他们把富户留在了自己的地盘,却把咱们这些一无所有的人往长安驱赶,让我们沿路乞讨到长安,在路上,还不知道有多少人饿死冻死了呢!”
“是啊!我们家几口子,若不是昨晚上在东城门口吃到了一餐饱饭,领到了一身麻布衣,今天只怕也跟这娘三一样的下场了。”
这些流民们刚住下来,暂时还没有事做,听说死了人,就纷纷跑过来看热闹了,看到李龟年这个穿着官袍的人说这是官府的责任,他们也大着胆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
而这些话李龟年越是听的多,脸色就越是不好看起来,慈善署昨天才刚刚成立,虽然此前自己动用了私人的力量,为他们租的房屋采买了粮食衣物,却还根本没有组建具体负责救援的人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