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书南出了柱子家就匆匆上了牛车往镇上赶,到了医馆时,天早已黑透了。 吴老大夫和他的二徒弟听南此刻还没有走,两人在医馆后面的一个小屋子里一边闲话一边等着书南。 “师傅,这知府公子的病,您也诊不出吗?”书南一边给吴老大夫捶着肩,一边问道。 吴老大夫伸手示意听南不必捏了,然后才悠悠道:“我和前面几位大夫的看法一样,都认为是痈疽。但是治疗痈疽所用的方子都已经用过了,并未起效啊,唉!” 吴老大夫长叹一声,前几日看到知府大人发布的寻医令,他自认与医术一道已经颇为精通,就自告奋勇去府衙为小公子诊病,然而最后却是连真正的病因都未能辩明,惹得知府大怒,自己灰溜溜的回来了,这对他来说,真是个太大的打击了。 师徒二人一时之间都有些惆怅。 就在这时,书南一脸兴奋的回来了,边走还边喊着:“师傅师傅我回来了!” 吴老大夫见他这毛里毛糙的样子就呵斥道:“都多大的人了,就不能稳重些吗?作为大夫,成天毛手毛脚的像什么样子!” 书南赶紧收拾脸上的嬉笑,但是到底还是年轻,有些控制不住情绪,面上还带着一些喜色道:“师傅,那个安平村真的有一个神医,姓卫…” 他还没说完,吴老大夫道:“那你看了没有,那人的医术是名副其实还是骗人的把戏,报官了吗?” 书南摇摇头,“报什么官啊,那个妇人家儿子的病是真的好了,我给他把了脉,的确是好转了,估计再有了三两天就能痊愈了。还有还有,师傅,我还打听到,那个妇人说她儿子没气了是被那个大夫救活的事儿也是真的当时很多人在场的。” 吴老大夫道:“这么说,是那个大夫医好了她儿子的痨病?” “对对对,师傅,你还记不记得咱们接诊过一个喉婢患者,一个小孩子。那孩子开了药吃不下去,高热不退,精神萎顿,病情十分严重了,也是这个卫神医救回来的。”书南一脸兴奋的跟自己的师傅和师弟说自己打听到的消息,语气里尽是对卫昭的推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