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李起之言-《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第(2/3)页
再往前说一点,李自成如果能够有生活来源,生活的还可以,那他又怎么可能去造反呢?
这其实就是一个论据的反推,他们之所以会造反,不是因为他们想造反,而是因为他们被,逼迫造反!
谁,逼迫的呢?
朝廷逼的。
关外的鞑子越剿,势力越大,越大,就要越剿。
打仗不能让士兵空着肚子去,也不能光着手去,所以要有军饷,要有兵器,要有钱粮物资,这些都是钱啊!
但是偏偏大明朝国库来源单一,商人富贾,乡绅大户不用交一分钱的税,但是那些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哈哈,却是承担了这个帝国几手全部的赋税来源。
不但如此,这税还一年比一年重!
以前有鞑子在的时候,在辽东要驻军,于是征收辽饷。
后来有李自成张献忠,为了剿灭他们,又要征有剿饷。
为了不使各府州轻易被攻客,朝廷让各地练兵,又来了一个练饷。
各种名目的税,朝廷每加征一分银钱,中间兜兜转转,摊派到老百姓身上,可能就要翻个十倍二十倍不止!
这让老百姓怎能挨得住,不造反才有鬼!
如果朝廷尽到了责任,让老百姓有所依赖,不至沦为流民,不至于在饥饿和寒苦中死去,
如果真的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不说好日子,哪怕是让老百姓苟延残喘,
那么李自成打来了,根本不用朝廷动员,老百姓自己就会起来反抗。这是毫无疑问的。
再说京城沦为鞑子之手,最主要的责任是不是李自成,这个其实也存在疑问。
京城毕竟是大明帝国的心脏,保卫京城的防卫能力,那绝对是强大至极的。
保卫京城的关隘屏障不少,其中便以山海关为最。
至始至终,山海关都从来没有被敌人从正面战场上攻克过,即便是鞑子,打了几十年,也没做到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