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十年之后-《大黄饶命》
第(2/3)页
于是黄超稳定许多,一段时间前,黄超还吐槽过刺杀不是正道,可是好几个危急关头,都得靠自己的实力强行破局。黄超无奈承认:“对于我来说,刺杀真好用。”
黄超现在的实力,是举世无敌的宗师,刺杀出手必成,令人防不胜防。他一边处理事务,一边苦修三明主义,他的实力一直在增长,他比当年闯入宫廷更强。
就算事情到了最坏的情况,他在这些偏远山区,也能脱身离开。他的生存完全能够保证。
而清朝的官员恰好相反,死了一个,下一个官员上任,想要剿杀严惩黄超势力,转眼间也被干掉……在这种格局下,他们明白自己的生存一点没有保证!
这就是强大的震慑力量,对于清廷的官员个人,他们根本不在优势地位。身外的势力不能让他们活着,他们人死了,钱没了,请问办差还有什么意义?
作为腐朽的官员,自然要做出明智选择,不敢逼迫黄超太狠。
黄超的武功是最后一道保障,而他对人心的感知,“师道尊严”的教育能力,让他能够更平稳地发展势力。新的情况不断出现,黄超不得天时,起事位置也太靠近直隶,一时间还是艰难发展。
现在清廷还挺着最后一口气,死撑不倒。像武昌起义后,全国纷纷响应,那类似一种破窗效应,武昌起义的成功,彻底撕破了它的虚弱本质。黄超现在没有积累,却要做砸烂清政府的第一块砖头,时间又提前十年,纵然实力举世无敌,又能发动群众,依然经常陷入危急情况。
土地革命让黄超在边区拥有群众基础,他的徒弟也能教育人才,一批批选拔上来,不少人才在他麾下脱颖而出,黄超势力代表了最先进的力量。他也在发展农业,发展经济,吸收技术力量,招纳人才,用震撼人心的理论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
风云起伏,其他革命力量或者农民起义也在爆发,他们从黄超的做为中学到很多,也许可能做不到黄超这样纯粹,但也有力打击了清政府的力量。
这个电影的时间确实很长,可是当黄超将精力投入国民解放的事业中,时间就像流水一般飞逝而去。
转眼便是十年时光。
岁月在黄超脸上也留下痕迹,让他多了难掩的沧桑。曾经不成熟的几个弟子,现在都是独当一面的人杰。革命者在全国占据绝对优势,清政府已经支撑不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