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有计划的犯罪-《草莽年代》


    第(2/3)页

    “批准。”

    法官话音落下,庭警会意,踱步离开法庭,不多会儿返回时,身旁多了一名金发碧眼的白人女孩,以及一名黄皮肤、黑头发的消瘦小伙子。

    在庭警的示意下,小伙子率先站上位于控方律师席前面的证人席,女孩则在庭警的守护下,站在一旁等待。

    “请证人告知身份。”

    面对如此庄严的场景,小伙子显得有些战战兢兢,不过想起自己的朋友郭琦,深吸一口气后,努力压制住心中的胆怯。

    钢牙一咬道:“法官大人好,我叫李伟华,是一名中国留学生,目前就读于哈佛大学经济系,攻读经济系硕士学位。”

    法官点头道:“证人李伟华,据控方律师陈述,在此案案发当天,犯罪嫌疑人堤腾野曾与你有过接触,请你详细描述与犯罪嫌疑人堤腾野,以及被害人郭琦接触的经过,并对自己的言论进行宣誓。”

    “是,法官大人。”李伟华举起右手,郑重其事道:“我发誓以下的所有言论完全属实,绝无半点虚假成份。

    “案发当天,堤腾野找到我的时候是下午五点钟的样子,当时我正在学校食堂吃晚饭,他向我咨询了一个很复杂的经济系课题——体制和规制约束下的美国金融制度变迁。

    “我当时还很诧异,因为我与堤腾野由于朋友的关系,曾有过几面之缘,知道他是一名计算机系的学生,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对经济学产生兴趣,我询问过他,他没有过多解释,只说有意研究一下经济系,还说技不压身,于是我也就没太多问,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提出的这个课题,非常具有研究意义,使我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自然无法很快对他做出解释,因为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研究课题,但他似乎迫切的想知道答案,我说过几天再给他答复,他却希望更快一些,当时的原话是‘学长,如果明天上午之前能收到您的答复,那样我会感激不尽’,我见他求知若渴,心中不免有些感动,他甚至都不是一名经济专业的学生,所以便答应下来。

    “刚才也说了,他咨询的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研究课题,是我之前不曾涉足过的,如果要在明天上午之前给到他答复,我或许需要一些帮助,这时,我想起了我的中国学弟,郭琦。

    “我和郭琦的关系非常不错,一是因为我们都是中国留学生,二是因为我们都是经济学专业学生,有共同话题。因此私下里经常交流,我记得郭琦那时似乎正在研究美国的金融制度变化,于是我几乎没作他想,就往他租住的公寓里打了通电话,邀请他来校讨论这个课题,那时时间还早,我刚吃完晚饭,大约六点钟不到。

    “郭琦欣然同意,半个小时后赶了过来,他来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个课题他早就在研究,并且已经基本完成,于是我们的讨论十分顺利,他向我提供了很多自己的研究资料。我原以为要耗费很长时间,实际上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后面郭琦就告辞离开,再后来……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得知了噩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