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苏秦借书-《逆流战国当名嘴》
第(2/3)页
这里有水,有空气,有光。
鬼谷先生,果然是个奇人也。
……
洞穴右侧是七排木质书架。
每排书架大约有八尺多高,六丈之长,远看上去,像站着一排排黑压压的巨人。
虽然洞里有光,但这里还是稍稍偏暗了一些,苏秦举灯走了过去。
发现每排书架共分为十二个竖格九个横格,每格都悬挂着一块竹子木牌,上面写着每格竹简的归类标识。
苏秦举灯从头到尾细细查看,从第一排书架开始,依次排列的是:
第一竖格,儒家,
第二竖格,道家,
第三竖格,墨家,
第四竖格,法家,
第五竖格,杂家,
第六竖格,名家
第七竖格,农家
第八竖格,兵家
第九竖格,医家
第十竖格,阴阳家
第十一竖格,小说家
第十二竖格,纵横家。
熟读历史的苏秦知道,这是诸子百家中,在当时最有影响的十二个流派,据《汉书?艺文志》,春秋战国时期所谓的诸子百家真的是有一百多家,数得上名字的共有189家,相关著作共有4324篇,而且更夸张的是,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诸子百家其实有上千家之多。
苏秦吐出一口气,看着后面黑压压的几排,这成百上千个流派不会都在这里吧,就是从一岁开始看到老也看不完啊。
别的流派,他都如雷贯耳的,但那个“小说家”是什么回事?战国居然这么早就有人开始写小说了,他心中一喜,快步走到这一格前,抽出一卷竹简,书名写的是《周考》,又抽出另一卷,书名《青史子》,苏秦兴冲冲,蹲下细细翻阅。
不一会儿,他悲催地放了回去。
这哪是什么小说啊,记得都是民间街头巷尾的风俗哩语,还有歌谣什么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可是看得苏秦头皮都发麻了,和他想象中的小说完全不一样啊。
得,古人太调皮了。
这不应叫小说,叫小道消息才恰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