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余通海-《回到明初当王爷》


    第(3/3)页

    陈连说道:“外界大概尚不知晓,但是工房衙门里头知晓此事的人却不少。

    因为最近这位大人,往工房跑,了解战船和水上武器性能最为上心。”

    朱振有些郁闷。

    虽然这消息真假尚且不知,可若是真的……让余通海给自己当副手?

    吴国公您还真敢想。

    先不说余通海是否认识自己手下跑腿的小徒弟张无忌,单说余通海现在在应天一脉的身份和地位,就不是朱振可以比拟的。

    余通海,祖上是濠州人,与赵普胜、廖永安在巢湖结寨自保,有水军千艘,在朱元璋最缺海军的时候,率军来投,可谓是实打实的雪中送炭。

    朱元璋在应天的时候,经常说的便是,吾得余通海,如得天佑。

    而余通海在军中也不是吃老本的人物,自从入红巾军,便一改往日水贼的习性,治军严谨而且赏罚分明,对待士兵如同恩父一般关怀备至,士兵都纷纷愿意为他效死。

    巢湖武将,余通海为首。

    太湖之战,余通海大战马迹山,舣舟胥口。

    张士诚手下大将吕珍以大军压境,诸将遇退,朱元璋更是写来亲笔书信,事不可为,全军可退守三十里。

    唯独余通海于军中疾呼,“诸君?

    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逃命?

    一旦逃命,我们的军备便为敌人侦查得知,不如趁着敌人对我们还不了解,迎头痛击。”

    于是,众将尚未反应过来,余通海便率领水卒,身先士卒冲锋。

    吕珍御兵有法,不知虚实的情况下,箭矢如玉,飞蝗如石,余通海有目中箭,三军惶恐不安,余通海却丝毫不退却,反而让亲兵穿上自己的战甲,继续冲锋。

    亲兵战死二十一,而余通海的战甲一直在冲锋的前线。

    红巾军将士士气如虹,吕珍亦为余通海的勇武所震撼,于是引兵缓缓退去。

    这才有了马迹山大捷。

    可以说,余通海是军中实干派大佬。

    这样一个人物,派给自己当做副手,这可不是仅仅限制朱振的手段,其中难免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辛。

    要知道单凭表面的因素来看,朱振完全压制不住余通海!一军主帅压制不住副手,那是多尴尬的一件事?

    最主要的是,这将会对朱振的计划形成极大的掣肘,严重拖延他在海州的作为,例如连云港的建设,例如市舶司的筹建……难道朱元璋对于开海通商有顾及?

    亦或是,各方势力对于淮安这块肥肉蠢蠢欲动?

    还是淮安的世家手眼通天,连余通海都能请动,使这位巢湖大佬,自动入局?

    朱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一旦余通海来到海州,的确是一个大大的隐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