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又成了热点话题-《大文学家》


    第(3/3)页

    一时之间,有不少戏班子的拜帖,向王德孚投递而去,显然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可以获得王德孚的授权,让他们也有资格演绎《西厢记》!

    梅家的戏班子因为首演《西厢记》而直接让它影响力更上一层楼,可以说不知道让多少竞争对手眼红!

    就在古典戏剧圈震动的同时,没过多久,文坛当然也震动了,在确定了王德孚就是《西厢记》的作者之后。

    在那个时候,依旧还有一些评论家在质疑王德孚的古文素养,哪怕王德孚运用《洛神赋》的经典片段小露一手,也没法让这些自认为是高贵的国学评论家的人满意,他们非要觉得这种夹杂在现代文中的文言文,就已经被剔除古文的行列了,于是得出结论——王德孚的古文素养就是渣。

    结果他们还没蹦跶多久,《西厢记》这样一部纯文言文的古典戏剧作品出来,这帮国学评论家们顿时就傻眼了!

    而这部作品中的诗词,不仅让这帮高贵的国学评论家低下头颅,同样也让其他的文人叹为观止,对他们来说,能见到这样一点也不比历史上那些经典诗词差的作品,简直就是奇迹!

    王德孚再一次展现出来的创作天赋,几乎让众多文坛人士顶礼膜拜!

    媒体们当然在第一时间闻风而动,他们有的去采访其他文人如何评价王德孚及其新作《西厢记》,这些都是没什么排面的媒体。

    有关系的大报,当然直接去采访王德孚本人了,他们好奇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比如说王德孚为什么会创作《西厢记》,又比如为什么之前从不用笔名的王德孚,会用一个新的笔名,是不是以后会再创作古典戏剧呢?

    八卦探究当然也少不了,比如王德孚和首演《西厢记》中女主崔莺莺的梅小玉,到底又是什么关系?

    在媒体们闻风而动时,紧盯着王德孚创作现状的评论家们,当然也不能落后,他们觉得《西厢记》也是一部特别需要解读的大作嘛,甚至还有人表示要直接把《西厢记》翻译成白话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