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会啊,母亲批阅的肯定比儿子批的正确。”辉哥半点没犹豫的脱口而出。 尽管牧莹宝早就知道这孩子对自己是非常的信任,可现在听到这话,还是忍不住的抬头看过去。 辉哥也正看过来,娘俩对视着。 “母亲,真的,不是儿子想听故事才说恭维的话。”辉哥小脸很是认真的再次强调着。 牧莹宝无奈的笑着摇摇头;“儿子,这话你可说错了。没错,是我教你治国最重要的就是以民为本。但是,那也不代表我处理所有的事上都是正确的。 这么说吧,就算几年几十年后的你,也不可能保证做到所有的决定都是最正确的。 那么,怎么办? 儿子,你只要记住一件事,要理性的去分析问题,然后列出你认为合适的稳妥的决定,再然后选出最最合适的那个就行了。 当然,遇到了让你感到困扰的问题,你也无需自己纠结,你还有那么多文武百官呢不是么,听听他们的意见。 就算咱现在已经是一国之君,有至高无上的的权利,咱也不能搞一言堂。 反正呢,只要坚持着一切都是以为国为百姓的利益为根本为方向,所做出的决定就是一定不会错的。” “嗯,儿子谨记母亲的教诲。”辉哥一双大眼睛亮亮的,使劲的点头应到。 每次跟母亲聊天,信心都会大增,都会觉得做这个皇帝好像也没那么难。 “开始干活吧。”牧莹宝微笑着说到。 “嗯。”辉哥笑着回应着。 南珠敲门进来送花茶,就看见桌案两边的母子俩,认真批阅奏折,放下茶就给这母子俩研墨。 近身伺候的人,都知道,夫人会帮皇上批阅奏折,大家心里也都知道这件事对外是要绝对的守口如瓶。 因此,都不用薛文宇刻意强调叮嘱,对外是半点口风都不曾露过的。 南珠研好墨,就悄悄的退了出去。 书房内,娘俩偶尔交换一下意见,一个时辰光景桌案上的奏折终于都批阅完毕。 事实上,是辉哥先批阅好的,见母亲这边还有几本折子,他并没有拿过来批,而是起身给母亲斟茶,然后就在边上静静的等着。 母亲批阅奏折的样子,跟她诊治病患时一样的专注认真。 每每此刻,辉哥都会忍不住的想,母亲来做延国皇帝的话,一定会比自己做得更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