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资本主义的芽儿-《大明女皇》
第(2/3)页
“我相信,不需要我出手,你们也可以旗开得胜,平定播州之乱。”秦良玉微微一笑道,“在下这会儿只想养养鸡鸭,给府上赚点钱。”
马千乘难掩失望表情,不过他也不可能勉强秦良玉。
摇了摇头,呼唤来了下人,把其余的工钱给补上了。
除此之外,还又多给了一百两银子,算是奖金。
秦良玉倒也不打算跟他客气,既然他给,自己也就照单全收。
道过谢后,秦良玉拎着包袱返回了住处,带着丁白缨踏上了归途。
几日后,秦良玉返回了忠州老家。
她并没有直接返回秦府,也没有去她的养鸡产业园去看一眼,而是走访了忠州的一些钱庄。
从这趟石柱之行前,秦良玉就在琢磨着开个钱庄的事情了,到了现在,她估摸着初始的本金应该是足够了,可以考虑搞金融业了。
大明朝的经济很发达,尤其是到了明末,更是如此,历史课本上给这个时期的定义是‘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清朝从始至终都没有得到过这个评价。
得到过这个评价的只有南宋和明朝末期这两个时代,它们的结局也一样,被外族入侵阻断了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基本所有的皇帝都认同着同一件事,那便是“农本商末”。
这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要基调,由此形成的“重农抑商”政治方针则是历代统治者的基本治国之策。
自战国时期,便形成了“奖耕战”、“抑商贾”政策,秦汉之后更是明确提出了“重农抑商”、“崇本抑末”渐成国策,到宋元朝的“专卖”制度,乃至明清时期的“海禁”,其实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
不过呢,明朝末年,海禁早已解除了。
到了秦良玉这会儿,海禁都已经废除了30多年了,之后也没有再执行,一直到满清入关,才又重新拾起来。
尤其是清朝初年,满人对东南沿海萌芽的资本主义和一度兴起的“工商皆本”、“农商皆本”启蒙思想,用极度高压的手段进行了禁锢,同时继续推行抑商政策,以严刑峻罚来保证贯彻实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