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母子决裂-《民间送灵录》
第(2/3)页
老赵站在南坡低头,“阴宅选址,其中一条就是不葬坐下低小,北坡哪有南坡这般宏伟开阔,再说南坡明堂高大,气贯长虹,且不说贵,富还是绰绰有余的。”
为此选址,又和奶奶闹了矛盾。
奶奶坚持选址在北坡,一是北坡才是村口,二是南坡离北坡太远,不管是下葬还是以后上坟都不方便,三是南坡就那么点平地,不想被坟头占了地方。为此,父亲和奶奶闹的很不愉快,最后父亲找到奶奶的亲哥哥,父亲的大舅,这才把这件事平息,定在南坡。
这件事,奶奶和父亲置气,足足三天没吃饭。
因为爷爷去世太早,儿子无一人成家,习俗是午后不立碑,就这样在南坡打了墓,葬了人,
就一块光秃秃的坟头。
爷爷下葬后一周,县里机关来人寻求我们家里人接班的意见(说明一下,那时候是83年,老子的去世或者退休后,儿子可以接老子的班,待遇和老子的一样。)奶奶一口咬定,这班必须得由我二爸接。父亲当时高中毕业刚参加工作,年满18岁,我二爸那会儿14岁,还在读初中,按照政策,接班人的年龄必须年满16周岁。此时的父亲高中毕业已经被安排到乡里工作,奶奶一心想把爷爷的班留给二爸接,可是好说歹说,政策不允许,奶奶托人找关系,花费了不少力气,但统一回复是其他方面都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但是年龄问题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情,你总不能把14岁的娃娃弄到机关上班吧,为此奶奶还在机关单位大闹一场。
其实爷爷在去世前,专门托父亲找了证明人赵天禄,他当时是镇邮电所所长,跟爷爷关系不错。
爷爷抓住赵天禄的手,“天禄,我不行了,今天的话就当是我的遗嘱,我死了后让老大接班,老二年龄小政策肯定不允许,不接的话又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工位,接了班之后老二就交给老大管,一直管到毕业。家里一共有两头大犍牛,一头小牛犊,粮食三仓,存款八千余元(这里说明一下,爷爷是工人阶级,14岁参加工作,历时34年,加上家里生活特别拮据,爷爷也特别勤劳,到83年时,手头的确有些钱。)大立椽八根,小立椽十五根,到目前为止,家里能看得见的就这么多东西,以后要分家你给老大把家里情况说明一下,让他心里有个数,就按照现在这个情况分就行,至于怎么分到时候让村里长辈来主持一下,从今往后,家里要是更富裕了,那多的都给老二,我想老大也没什么意见,家里的一间大屋给老大留着结婚用,两间小屋先让老二住,你给老大说明白,等他有自己家庭了要自己盖房,祖宅留给老二,让老大多担待,毕竟老二年龄太小,你把话记住到时给我内人传达一下。”
这是爷爷去世前交代的所有内容。其中明确说明,班是留给父亲接的,不是不让老二接,是老二年龄小肯定接不了,如果不接就白白浪费。
父亲准备着手接班时,奶奶哭着喊着不愿意,要是父亲把这个班接了,奶奶就跟父亲断绝母子关系,这件事就一直这样拖着。拖着的这段时间奶奶也没停,一直再找人托关系让二爸接班,可是一直都没有结果,已经在县委闹了好几次。
机关先后给父亲单独来信好几次,因为家里能接班的只有父亲,别人都没有资格,因此信件直接到达父亲上班的乡镇。
开始几次父亲没回复,为了照顾母亲感受也没敢做回复,最后县委下了通知,“一周之内不办理接班手续,视为放弃,以后县机关单位不再受理。”
父亲带着当初的证明人赵天禄找到奶奶,将事情娓娓道来,赵天禄也肯定的说,当年文才(我爷真名叫文才)的确是这样说的,老二没有资格接班,让老大接,但老大必须承担老二的生活费用一直到18周岁。
可不管怎么说,奶奶都是不愿意,一口咬定我爷钦点的接班人就是二爸。
后来赵天禄私下偷偷给父亲说,先接班吧,思想工作以后慢慢做,那现在不接班,以后取消了资格,后悔都没地方去。但父亲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接了这个班。
从那以后,父亲和奶奶的关系直接从母子变为仇人。爷爷去世后一年有余,奶奶便改嫁邻县,家里房屋全部拆掉,三头牛、粮食全部变卖为现金,大立椽小立椽全部用拖拉机拉到改嫁的那户人家,为二爸在邻县盖了新房。(这里说明一下,什么是大立椽,小立椽。大立椽就是房柱子,小立椽就是房梁,那时候盖房都是土砖和木头,所以立椽的价值就和现在的楼板差不多,还是蛮值钱的。)留给父亲的只是一口老瓮,一片爷爷用过的菜刀(因为爷爷是厨师,父亲是问奶奶要的这把菜刀,为留一个念想),一扇面柜,一块案板,十几个碗,一袋子面,仅此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