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他是云国太子?(二更)-《重生悍妇》


    第(2/3)页

    怎么会是他?

    他竟然是云国太子?

    秦蓁只觉得一道目光看向她,她连忙慌乱垂眸,一时间难以平复心绪。

    怪不得呢?

    他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原来,他竟然是……云国的太子。

    秦蓁不知为何,只觉得满目的嘲讽。

    她只是静静地坐着,听不到周遭在说什么。

    连带着南宫青墨唤她,她都听不见。

    直等到过了好一会子,南宫青墨拽着她,“你怎么了?”

    她才猛然回神,看向南宫青墨。

    “秦家的丫头?”一道略显苍老却慈爱的声音响起。

    秦蓁这才抬眸看去,便对上那坐与凤榻上太后的双眸。

    她连忙起身,不紧不慢地行至大殿中央,恭敬地行礼。

    “臣女参见太后。”

    “这是怎么了?”太后不解地问道。

    “许是头一次进宫,有些惶恐。”秦蓁如实道。

    “倒是如此。”太后沉吟一会,接着道,“你祖母可好?”

    “太后放心,一切安好。”秦蓁敛眸道。

    太后看向秦蓁,怔愣了好一会,才看向一旁的皇上道,“这丫头哀家很喜欢,待会便让她坐在哀家跟前吧。”

    “是。”皇帝也看向秦蓁,那双眸闪过一抹深意。

    秦蓁缓缓地起身,行至太后身旁,越过皇后坐在了一旁。

    只不过,对面坐着的那人,让她始终有些不想对面,只是扭头不看。

    那人的一双眸子透着阴沉之色,可是落在她的身上时,隐约看出了几分地无奈。

    端木衢坐在一旁,瞧着二人,脸上露出了几分地晦暗之色。

    他端起一旁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太后的寿宴,自然是热闹非凡的。

    不知不觉,太后便慢悠悠地起身了,毕竟太后年事已高,待不了多久。

    等太后被搀扶着出了大殿,秦蓁也被带了出去。

    到了偏殿之后,秦蓁也只是恭敬地立着。

    “听你祖母说,你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今儿个怎如此沉默?”太后瞧着秦蓁问道。

    “臣女惶恐。”秦蓁如实道。

    “哎。”太后叹气,“这几日你留在宫中。”

    “是。”秦蓁低声应道。

    太后忍不住地笑了,“难道哀家会吃了你?”

    “不是。”秦蓁这才收敛心神,看向眼前的太后。

    慈眉善目,与大召时的太后倒有几分相像。

    她轻轻一愣,而后说道,“太后,臣女的过往,您可是都知道?”

    “知与不知很重要?”太后反问道。

    “是。”秦蓁正色道,“只因臣女心存疑惑。”

    “你的疑惑,哀家明白,只不过时机未到,与你说了,也不过是庸人自扰。”太后淡淡道,“你如今只管遵从自个的心走就是了。”

    “是。”

    秦蓁知晓,太后这处,她是找不到任何答案的。

    只不过适才太后说要让她待在宫里头?

    这?

    秦蓁看向太后道,“太后,您待会可是要?”

    “哀家不去凑热闹了,你随哀家回宫就是了。”太后低声道。

    “是。”秦蓁轻轻点头。

    过了半晌,秦蓁便随着太后去了寝宫。

    这处。

    南宫青墨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歌舞,着实有些无聊。

    转眸看向沛瑛道,“秦小姐呢?”

    “跟着太后回去了。”沛瑛道,“你也莫要惦记了,等日后得空,再聚也不迟。”

    “嗯。”南宫青墨点头。

    秦洛在一旁,瞧着南宫青墨,有心相约,不过南宫青墨自始至终都不曾给她一个正眼,她也只能作罢。

    不过好在其他有心要攀交的,与她倒是熟络了不少,知晓她才是秦家五小姐,而且还是真正二房的嫡出,顿时惊讶不已。

    秦洛如今也只能按照这些时日教习嬷嬷所教导的,与她们闲聊。

    端木衢瞧着秦蓁被带走了,转头,却不见太子。

    他愣了愣,正要离去,却被皇后拦住了。

    哎!

    他也只能坐着,却是如坐针毡。

    “对了,九王爷呢?”南宫青墨很是好奇这位大召国的九王爷。

    沛瑛挑眉,“有什么好奇的?听闻他不过是个傻子,若非是太后寿宴,大召要派人过来,怕是他也不会被丢过来。”

    “派个傻子过来,难道不是小瞧咱们云国?”南宫青墨扬声道。

    这声音没有收住,引得旁人注目。

    端木衢听着,反倒来了兴致,饶有兴趣地看了过去。

    南宫青墨却以为是沛骆在看她,一时间有些不好意思,便扭头不敢多言了。

    沛骆看向端木衢,“太子呢?”

    “不知。”端木衢不知为何,突然又有些烦躁起来。

    他最不想看见的便是秦蓁与太子相见,可是偏偏,无法阻拦。

    原以为已经做好了准备,可是真当到了,他才发现,自个整个人也彻底地乱了。

    他的确有些坐不住了,想要离开,可是母后的眼神,让他不能这样离去。

    沛骆嘴角一撇,瞧着端木衢如此,借机离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