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兵临城下-《再建一个大汉朝》


    第(1/3)页

    ps:    回家一次,实在是太过忙碌,抓紧时间码字一大章,等回去上班的时候,再恢复更新进度,实在是不好意思,秋风都不好意思舔着脸求票票了~~~

    夜!

    左将军府。

    一灯如豆,刘备正秉烛夜读。

    忽的一小吏闯入殿中,抱拳道:“主公!周瑜引军出城了。”

    刘备放下竹简,若有所思,叹了一口气,道:“往哪个方向去了?”

    小吏脱口道:“回主公,往浔阳城方向去了。”

    “浔阳!?”

    刘备有些好奇,实际上从柴桑出发,若是一路马不停蹄,急驰狂奔在凌晨时间便可以赶往松兹城,凌晨是夜战偷袭中的绝佳战机,这一点周瑜不应该不知道,可是他却往浔阳城方向赶去,这一点不禁引起刘备内心一些警觉。

    浔阳城和柴桑城距离咫尺,骑兵狂奔不需一个  便可以轻松赶到,若是发起突然袭击......这件事情简直是不敢想象。

    刘备低着头,陷入了沉思,摆手道:“我知道了,你且下去吧,帮我把孔明找来。”

    小吏欠身一礼,应了一声,倒着离开了大殿。

    少顷,孔明来到大殿之上。

    “主公!”孔明揖了一揖道。

    刘备仍旧愁眉不展,摆手示意其一旁稍坐,直接开口询问道:“孔明,周瑜引军赶往了浔阳,会不会......”

    刘备把音拖得很长,意思很明显。

    孔明轻摇羽扇,淡然一笑:“主公觉得呢?”

    孔明直接将皮球又踢给了刘备,刘备使个白眼,又道:“实际上,我还是认为公瑾不会叛我,但是他这一步棋走的的确是令人怀疑。”

    孔明又道:“那主公觉得该怎么办?”

    刘备心里有些不爽,但又不好表现出来,只得苦笑一声:“孔明啊。正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才找你过来商量一番。”

    孔明淡笑,摇了摇头,轻抚羽扇:“主公!实际上你已经有了主意。又何必询问于亮。”

    刘备默然一笑,颇有一种遇上知音的感觉:“我只是想听听你的意见而已,要不然我下不了决心。”

    孔明一拱手:“主公!在下选择相信公瑾。”

    刘备嘴角微翘,实际上他同样选择相信周瑜,但这只是一种直觉。没有直接的佐证,根本不具备说服力,可是这话能从孔明嘴里说出来,刘备内心便更加笃定了。

    “能说说原因吗?”刘备虚心请教道。

    顿了顿,孔明说道:“其一,周瑜若是个有野心的人,在孙策得知孙策逝世那一天完全有机会引军直接灭掉孙氏,可是周瑜根本没有这么做,而是单人单骑前来吊丧!能做到这一点的人胸襟有多么广阔这一点不言而喻。

    其二,在孙权继位之后。周瑜素来霸道行事,何也?不正是为了江东孙氏军部内的一统及稳定吗?周瑜甘愿冒着功高盖主的风险,仅仅是为孙氏保驾护航,实际上多年以来,只要周瑜愿意,一声令下,江东早已改姓周了!可是他同样没有。

    其三,此次周瑜引军赶往浔阳实在关将军、赵将军他们出兵之后方才出兵,若是周瑜想要造反,又何必多此一举占了浔阳之后。再引军杀回,若我是周瑜肯定在柴桑城内便先杀了主公,再灭掉一帮重臣。

    其四,周瑜乃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对孙策、对小乔都是这样,此番周瑜引军出征,若是其心存叛意,必然将大乔、小乔、孙绍带在身旁,可是周瑜偏偏没有这么做,还是将其安置在大都督府中。”

    孔明一口气连着说了四点原因。又叹了一口气:“依在下之见,公瑾此番赶往浔阳必有要事在身。”

    上首刘备听得津津有味,心头疑云顿失烟消云散,轻声道:“有何事会比拿下松兹更重要者?”

    孔明哼了一声:“主公忘记了?士元提出的两个人,现在还缺一个。”

    刘备恍然大悟:“难道是......鲁子敬!?”

    孔明没有言语,只是默默点点头。

    恰在此时,一小吏闯入殿中,抱拳道:“主公!八百里加急。”

    刘备一摆手:“快快呈上来。”

    小吏打开竹筒,取出信件呈给刘备。

    刘备展开一览,顿时狂笑数声:“孔明真乃神人也。士元急件,鲁子敬已经跟随大军,此时正在赶往松兹的路上。”

    孔明略微拱手,谦虚道:“主公谬赞,不过是巧合而已。”

    直到此时,刘备的心才算是真的放到了肚子里。

    ***********

    “公瑾!我就说这战马有问题吧,还真被我猜中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