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考核评分的内幕-《三国之大爆兵》
第(2/3)页
“好了,按照规矩,越州、交州和吴郡之地提交上来的名额是273人,按照主公的意思,凑足300人。排名按照平均分从高到低,以及籍贯情况进行选拔,大家可明白了?”房玄龄看着大家都在沉思,又或者是在感慨,于是出面提醒了句。
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剩下的八百人,按照主公的意思,也把他们的排名张贴出来,同时授予前面三百人‘举人’称号,后面五百人授予‘秀才’的称号。稍后我们会进行考核的全面改革,以后必然是从县到郡,然后是州治,最后到临湘这边进行最后的争夺。
有举人称号的,下次考核可以直接前往州治进行考核;有秀才称号的,可以直接前往郡治进行考核,没有这些称号的,必须要在县城,先进行初试,也就是主公所言的‘童生试’,然后再经过县城的正式考核,得到‘秀才’的称号,才能前往郡治参考。”
“这样也好,可以在下面就一层层筛选,同时也能兼顾到各州各郡!”程昱再次感叹。
关键是他们作为主考,也能根据籍贯,调整录取的比例。学风比较浓厚的荆州和豫州,几乎都在前三百名里面,但这官吏的名额,总不能都被两地占了去。后世都拔高了浙江,湖南等地的高考分数,士徽当然清楚为什么要那么做。
总不能,一本二本大学,入学的考生都是来自这两个地方,甚至二本院校,也几乎都是这些地方的考生。其他各地的考生,只能从三本甚至是大专读起?
首先是按照成绩,然后进行微调,豫州和荆州,主要是荆北的考生要适当减少比例,交州和荆南四郡的考生,可以适当提拔。尤其士徽要以后要入主扬州,这部分也可以提高。最后达成一个比较均匀的比例,才是最终的排名情况。
明确了这些之后,才开始进入阅卷的时间,偶然又拍案叫绝的,又引起其他几人过来查看,或是答案真的不错,于是又引起一番叫好。
放榜的日子一天天到来,越是靠近这个日子,荀氏两兄弟就有点不自在。明明知道必然榜上有名,却难免惴惴不安。这个时候,就算是他们,都不清楚自己为什么那么紧张。
“棐弟,你起来了?”天刚亮,荀表打算把荀棐叫起来,却没想到荀棐已经更衣完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