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给你腾个窝-《残明》
第(2/3)页
朝廷里很多人再次强烈建议,立刻还都南京,暂避西军锋芒,但是隆武帝斟酌再三,还是决心打完这一仗再说,如果现在跑到南京去,他就变成了丧家之犬,必然受制于汪克凡,这一仗取胜的希望虽然不大,但是不试一试又;怎么甘心?
出乎意料,隆武帝的军队竟然顶住了西军的进攻。他们死守柳州,多次打退西军的进攻,激战中不知不觉守了一个月,西军渐渐失去了锐气。
冯双礼和白文选在西军中只是二流将领,李定国和刘文秀这样的大将都没来,他们的部队从四川一路横穿贵州全境,到了柳州后已经非常疲惫,碰到敌人据守坚城就显得后劲不足……与之相反,隆武帝对新军下了不少本钱,完全仿照楚军的方式练兵,装备好,待遇高,战斗力也还说得过去,隆武朝廷在这次内战中又属于“自卫反击”的一方,相比挑起内战的西军算是正义之师,得到了柳州百姓的大力支援,虽然没有力量打败冯双礼和白文选,但是咬紧牙关起码可以自保。
战局陷入僵持。
僵持对西军不利。
冯双礼和白文选孤军深入,粮草转运困难,利在速战速决,在柳州城下和隆武军长期僵持自身反而有危险,只好主动后撤至庆远府一带筹粮屯兵,做长久打算,并派人向孙可望请求增派援兵。
隆武朝廷躲过一劫,欣喜若狂不在话下,孙可望听说这个消息后,却大失所望。他原本以为隆武军不堪一击,才会只派冯双礼和白文选进攻广西,没想到他们连桂林的边都没摸着,在柳州就碰了一个硬钉子,让孙可望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
西军中最能打的部队,除了李定国就数刘文秀了,孙可望还有一些精锐嫡系,却要坐镇云南,不能轻易出动。李定国镇守四川,本人也不愿和隆武朝廷打内战,指望不上。可以支援冯、白二将的就只剩下刘文秀。
但是刘文秀也不敢乱动。
刘文秀的部队一部分摆在四川,一部分摆在贵州,都对着湖广方面。如果把刘文秀的主力调到广西,楚军从湖广发起进攻。要么顺着长江三峡进入四川,要么攻打贵州南部,都会杀得西军阵脚大乱……最近这一个月以来,楚军不断向湖广西部调动兵力,岳州营、通山营和闯营的一部分部队分布在湘西几座州府,明显是冲着西军来的,堵胤锡的君子营也调到了桂林附近,为隆武帝勤王保驾。
对于汪克凡的楚军。孙可望一直深为忌惮,他想搞掉的是隆武帝,汪克凡属于可以拉拢的对象,所以西军一开始发动进攻的时候就避开了湖广,只对着广西发起猛攻……这段日子里,他暗中不断派人和汪克凡联络,前前后后写了几封亲笔信,许下种种优厚的条件,比如与楚军平分两广,又比如加封汪克凡为一字王等等。试图说服他改变阵营,最起码也要两不相帮。汪克凡的态度却很暧昧,不断向湖广西部增派部队。却又一直按兵不动,有一种坐山观虎斗的感觉。
现在广西战局受挫,必须调兵增援,汪克凡的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孙可望犹豫再三,又给他写了一封信,同时命令刘文秀分兵进入广西,每次只派去几千人马,一边往前走一边看着屁股后头。试探楚军的反应。
汪克凡这段时间里,也在忙碌不停。
楚军的改制已经进入到深化阶段。在江南的楚军全都改成了新的师旅编制,汪克凡提拔了一大批新的军官。又对各部的副职和一部分中高级军官进行对调,彻底打破了各部之间的壁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