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婴儿-《沧海龟仙》


    第(2/3)页

    回到家里,张老太太看见了这孩子,喜欢得亲了又亲,连声道:“送子娘娘到底可怜我们,这孩子白白胖胖的,真讨人喜欢!”

    老头把海上的遭遇告诉了老太太,道:“别只顾着高兴,只怕这孩子是谁家丢的,不知他爹娘要多着急!”

    老太太寻思一会儿,问老头道:“你可听见那水里的人说了些什么?”

    老头想了一会儿,摇摇头道:“好像是鳞……羽……什么的,记不清了,那时脑袋昏昏沉沉的。”

    老太太说:“我看不如咱们先养着这孩子,慢慢打听他的父母,如果没有人来相认,就是咱们的孩子了。”

    夫妻俩一边养着孩子,一边在十里八村打听谁家丢了孩子。心里却是十分害怕突然有人来认领。过了几个月也没打听出来,于是悬着的心慢慢放下,从此安心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抚养。

    老两口没什么学问,绞尽脑汁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海宝”,意为“从海边得到的宝贝”。虽然老两口视孩子为珍宝一般,但是寻常人家,粗茶淡饭,并不像有钱人家那样娇生惯养,这孩子却长得异常的结实。转眼间八年过去了。说来奇怪,这孩子天生力气大,虽然只有八岁,力气已和成人一般,煮饭洗衣,劈柴挑水,样样都会。

    同村里有一个叫杨老六的汉子,跟张老头是邻居,两家十分要好。杨老六的妻子刘氏是个心地善良的妇人,看张老头夫妻年纪大,时常来帮忙,针线女红、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琐事,拿来就做,照料小海宝更是像自家孩子一般。

    杨老六家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比海宝小两岁,名叫小晴,长得粉雕玉琢,时常跟着海宝玩耍,两个孩子像亲兄妹一般。鹰嘴村里没有学堂,孩子们要读书就得走五六里路到附近村子。村野小户人家,也不怎么重视学问,因此好多人家的孩子不上学,上学的家里人也不怎么管教,半路里不知就到哪里玩耍去了。刘氏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她自小跟爹爹读书识字,也算知书达理,常常教两个孩子识文断字,好叫他们不致一味玩耍,虚度光阴。

    这天,海宝做完功课后带着小晴妹妹和同村的几个孩子在村口的小溪边一起玩耍。海宝用树枝在小溪边掘了一个小坑,捧进去一些水,然后到小溪里捉鱼,捉到了就放到小水坑里让小晴妹妹玩。有一个叫小良的男孩总是捉不到鱼,就到小水坑里捞了一条,笑嘻嘻的在小晴面前晃动。

    小晴叫道:“快放进去,这样小鱼会死的!”

    那小良嘴里说着“看我给你放进去”,却又伸出另一只手到小水坑里面捞鱼。

    小晴急得大叫:“海宝哥哥,小良抢了我们的小鱼!”

    海宝早听到这边的吵嚷声了,稀里哗啦蹚着水过来,小良见了赶忙攥紧小鱼就跑,海宝三步并作两步追上,一把抓住小良的肩膀。小良攥紧拳头不肯松手,嘴里哇哇大叫着:“谁说是你们的,我捉着了就是我的!”

    小晴叫道:“你从我们的小水坑里捉的!”

    小良道:“从哪里捉到的都是我的!”

    海宝一把把小良摁倒在地,大声道:“快把鱼还给我妹妹!”。

    这时周围的小孩也过来看热闹,一起在旁边拍手乱叫。小良被摁倒在地,丢了脸面,硬撑着,怎么也不肯松手,被摁得疼了,语无伦次地叫嚷着,就把不知从哪里听到的闲话叫了出来:“死海宝,臭海宝,捡来的野孩子,有什么了不起的!”

    海宝怒道:“谁是捡来的野孩子?”

    小良道:“你!就你!你就是外面捡来的!不信去问你妈去!”

    海宝听了这话,不觉一怔,手上的劲松了下来,小良趁机跳起来,扬起手将小鱼使劲摔在地下,说:“给你的臭鱼!”然后撒丫子跑了。

    小晴跑过来,捡起小鱼,放在手心,见那小鱼一动不动,道:“海宝哥哥,小鱼死了!”见海宝没有吱声,抬眼一看,只见海宝还愣在那里,忙拉着海宝的手,说:“海宝哥哥,你怎么了?”海宝回过神来,道:“没什么,我们不在这儿玩了,回家吧。”说完拉着小晴的手回家去了。

    且说张老太太,见儿子这天早早回来,半天心事重重的样子,不怎么玩耍,也不怎么说话,心下十分疑惑,摸摸海宝的额头,问道:“宝儿,你病了吗?不舒服吗?”

    海宝道:“没有。”

    过了一会儿,海宝问道:“妈,我是捡来的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