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功有赏,过有罚-《美人枭》


    第(2/3)页

    还算仁慈,没有将那一身血腥气带到他们面前,有点随性,有点散漫,虽然跟普通的闺秀有不小的区别,看上去,到底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家,半点不像是一个治军严明的主帅。

    可事实呢?

    这群人跟前面的两拨人完全不一样,他们是真有脑子的,尽管因为识薇的外在与预想中相比截然不同,晃神了那么极短的时间,也很快摆正态度。

    是她一手稳定了印国北边境,是她带人拿回来印国失去的疆土,也是她完全掌握着北边境军,麾下所有人,都听从她的意志,不管她要做什么,都是她一句话,都誓死追随,而这些事情,不过是在短短几个月里完成的,这等能耐,同一时代,基本上找不出两个。

    而但凡出现了,势必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重一笔的。

    因为有这样清醒的认知,收起了所有的负面情绪,严阵以待。

    作为主使的崔宣和不在,那自然就是副使出面,事实上,崔宣和这个使者,在同行的其他人看来,就是一个吉祥物,原本也就没具体的交代他任务,所以本质上,这人在与不在都是一样的。

    既然是带着诚意来的,那么首先,自然是要解除对她,对秦家人,对那些将领的通缉,为了名正言顺,还将秦桓温谋逆之事一起给推翻了,对于自己砸自己脚这种事,也脸不红心不跳,反而做出一副勇于承认错误的姿态。

    正式的认命识薇为大将军,接管东边境军。

    对识薇平定了东边境的战乱,夺回来丢失的城池予以高度的赞扬,给予了大量的奖赏——当然是以皇帝的名义,这点面子功夫还是要做的——至于进一步的具体军功还需要识薇上折子。

    再后面,该给东边境军的粮草与军饷在这段时间里,也已经到位,只等见到她亲自交予。

    最后,“大将军还有什么要求,也可以一并提出来,只要合理,朝廷都会予以考虑。”

    这诚意倒的确给得挺足的。

    “大将军什么的,改个名号吧,上将军。”

    “当然,没问题。”这简直就不能称之为问题,甚至都不用商议,朝廷肯定会同意的。“回去后,会立即为上将军重新造册造印。”

    识薇可有可无的点头,“现在已经深入策列五六百里,继续打的话,人手可能有点不足,你回去问问,是给我补充点兵力呢,还是我自己在临近边境这边募兵?据我了解,边境十二城之后,好像就属于世家的势力范围?”

    副使已经被识薇“深入策列五六百里”给惊呆了,这么重要,这么振奋的消息,朝廷居然一无所知?这位秦……上将军,彪悍到这般地步吗?朝廷对她妥协果然是正确的。不过,是给她增援还是让他自己募兵,这都是一个问题,不过显然,根据她的意思,并没有“不给兵”这个选择。

    事实上并不是十二城之后,而是十二城范围里也有世家的势力,只是没有那么密集,不过现在这十二城嘛,呵呵……

    “直接从世家调集部曲,速度应该比较快。”

    副使被识薇突来的转折给惊呆了,从事家调集部曲,还是几万人,这是给世家抢夺她权利等我机会?上将军会这么蠢吗?她之前那么辛苦的集权是为了什么?

    情绪实在是收不住,那意思都被众人瞧在眼里。然而,识薇身后的将领们,一个个却心生怜悯,他们的大……上将军那心肝黑得,这分明是在瓦解世家,这会儿认为她蠢的,真要将部曲交出来了,回头铁定吐血三升,因为那必然是有来无回的,忠心耿耿的私人部曲,要不了多久,必然就成了上将军的死忠,现在军中那些原是部曲的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个问题,你大概也做不了主,带回去问问,不过,我希望不会等太久,两个月内没有结果,我大概就只有朝临近的世家借人了。其他的,东边境这边没完全解决之前,我不会去其他地方,朝廷就不用费心下达调令了。嗯,就这样吧,毕竟我这个人吧,只要该我的,都给了,还是非常好说话的,副使大人说是不是?”

    副使抽了抽嘴角,很想问一句,到底什么是该你的?不过这话没胆儿说出口。

    不过真算起来,的确算是好说话,没有预想中的狮子大开口。比如:东边境十二城完全归于她管辖,甚至要得更多,这些才是朝廷大佬们实现考虑的,只要不过分,每年向朝廷缴纳一定的税务,然后守住了东边境的安宁,都可以接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