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工程学课 (2)-《彼岸青藤》


    第(2/3)页

    不一会儿,两个人的新方案出来了,这个方案的底座部分采用了义廷的设计,上面则完全按照李恩的构想来。关于接口问题,他们也找到了解决方案,于是,就开始动手制作。

    两人先按照计算好的宽度,将卡纸剪成一根一根的,然后,取出其中一条卡纸,折叠得稍厚一些,用剪子刻出槽,制作成了接口处的固定部件。

    再将其中的两根卡纸条一分为二,分别作为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然后,用一个固定部件将两个三角形的底角固定住,再用一根卡纸条和两个固定部件,将两个三角形的顶角处分别连接。这样,一个看起来还比较稳固的立体三角形底座就做好了。

    最后,他们将剩余的两根卡纸条用固定部件垂直固定在立体三角形的顶角处,他们的作品大功告成了。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安装了避雷针的金字塔。

    由于,卡纸的重量和三角形的角度问题,这个金字塔还不够稳定,两人又调整了底座各个角的角度,才让这个中空的金字塔勉强能够站住。

    下课前5分钟,老师开始测试大家的作品。

    有些组的作品没有经受住稳定性测试,只站立3秒钟就扑街了。有些组的作品稳定性虽然不错,但是高度却差强人意。在目前仅有的三个能站稳的作品当中,最高的一个也只有六十多厘米高。

    义廷和李恩的作品引起了卢克老师的极大兴趣,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作品放在桌上,然后,卢克老师开始掐表计时。

    两人紧张地看着自己的金字塔,低声数着:“5、4、3、2、1……耶!”当他们的作品通过了稳定性测试,两人兴奋叫出了声。

    卢克老师掏出一个卷尺,开始测量作品的高度。

    义廷蹲下身凝视尺子正面的英寸数字,李恩则聚精会神地看着尺子背面的厘米数字,作品的顶部恰好在尺子上33ft(英寸)刻度处,李恩激动地大叫:“83.8厘米,我们成功了!”

    “哦,你们的作品太棒了,简直就是科技与艺术完美的结合,我特别喜欢这个独特的底部设计。卢克老师显然非常高兴,不吝溢美之词,一个劲儿地用“聪明”啦,“天才”啦之类的词夸奖他们,两人高兴地抱在一起又跳又叫。

    卢克老师看着这两个兴奋的男孩补充道:“在我教这门课的五年当中,同学们的最好成绩是36ft。那两个当年创纪录的同学,如今已经双考上取了MIT(麻省理工学院)。

    “什么?还有比我们高的,他们怎么做到的?”李恩一下子冷静下来,好奇地问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