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院线-《本港风情画》


    第(2/3)页

    “阿云,约到清霞没有?”

    “办公场所不要谈私事!”陈维云端着老板架子,问他:“刚才我和秋官聊了几句,他告诉我,蔡基光的《男与女》下月初落画,这部戏租了邵氏八家戏院,韦哥,你知不知道都是哪些戏院?”

    “碰巧我知道!”刘镇韦与蔡基光是好友,香江电影文化中心的发起人是蔡基光,刘镇韦是这个团体的会员,

    “他租的戏院,九龙有四家,国都,京华,环球,宝声,港岛有两家,华富与娱乐,新界有两家,宝宫与金华。”

    “这些都是小戏院!”陈维云非常不满意,八家加起来都抵不上邵氏的两家龙头,“这几家我都去看过现场,观众席只有三五百个,而且地方比较偏,人流一点都不旺。”

    “阿云,邵氏的龙头戏院只用来映邵氏电影,邵大亨宁愿空着,也不会映其它电影公司的戏,你能从邵氏把这八家戏院租下来已经相当不容易。”

    刘镇韦的提醒是事实。

    陈维云做过调研,今年本港的戏院共有九十座,多半属于四大电影院线。

    嘉禾影业的嘉乐院线有18座,邵氏院线有20座,他们自产自足,除非当月没有自己的电影上映,否则戏院不会出租。

    第三大院线是1975年雷觉昆成立的丽声院线,旗下戏院共有16座,1980年改名为金公主院线。

    这家公司是做戏院起家的,1980之前不产电影,全部放映独立影片,只要片商愿意出包底租金,龙头戏院照租不误,但独立影片非常少,这导致一个捉急问题,片源总是不足,龙头戏院都经常性没有观众,几乎年年亏损,媒体还嘲笑过,说这是一条‘玻璃线’。

    雷觉昆从1980年开始大把撒钱,或入股,或独资,先后成立奋斗、新艺城、永佳、万能等一系列电影公司,目的正是充实自己的片源。

    最后一条是左派院线,不上映主流商业电影,陈维云暂时不考虑合作。

    “韦哥,那本港的独立戏院我能租到吗?”

    “独立戏院只有三家比较上档次,皇后和皇都,坐席都有一千多个,他们只与嘉禾采取分账方式,独立电影拿过去,每天必须支付他们包底费用,具体多少钱你要亲自去谈,还有一家油麻地戏院,他们常年与金公主合作,你同样是支付包底费,至于其它的独立戏院,座位少,地方更偏,基本上全天都在放咸湿,我不建议你去联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