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下令擒杀-《汉末武圣》


    第(2/3)页

    董卓闻言,亦是满脸堆笑的上前,说道:“文优所言极是。”

    “某素闻车骑将军威名,早就心生仰慕,恨不能尽早相见,又如何敢罔顾军令,怠慢将军?”

    校场上诸将见状,当即脸色各异。

    他们先前,也被关羽杀气腾腾的模样吓住,全都认为这位车骑将军乃是愣头青。

    不过看到董卓服软。

    诸将也都认为,关羽应该出了口恶气,没必要继续纠缠下去。

    关羽丹凤眼微微眯起,死死盯住一袭青衣的李儒。

    说起三国时期的毒士,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贾诩,盖因贾诩眼光毒辣,料事如神。

    然而,如果将毒士之名放在李儒身上,想必也没有人会反对。

    李儒之毒并非眼光毒辣,而是真正的歹毒。

    董卓入京,废立天子,毒杀先帝,祸乱朝纲,几乎都是李儒一手促成。

    若没有李儒,以董卓武夫的性格,恐怕早就被满朝文武玩得尸骨无存。

    这等人物,哪怕关羽心性今非昔比,看到以后亦忌惮不已。

    荡寇将军周慎见状,也急忙上前劝道:“破虏将军来迟有因,更兼破虏将军闻名于陇蜀,今若杀之,西行无依。”

    “还望将军三思。”

    其余诸将亦是纷纷上前,为董卓求情。

    他们有如此举动,倒并非真的和董卓有交情,只是战前先斩己方大将,则军心不稳。

    更何况。

    正如周慎所说那般,董卓闻名于陇蜀,以后平叛还要多多仰仗,不能滥杀。

    关羽见状,却是有些进退维谷。

    他内心真想把董卓杀掉,可惜借口明显不够充分。

    关羽如今看似风光,然而所有一切都是天子赋予,尚且不能肆意妄为。

    若理由不充分,关羽就滥杀大将。

    恐怕尚且来不及领兵平叛,朝廷圣旨就已经下达,把关羽撤职查办了。

    “哼。”

    关羽无奈,只得冷哼一声,示意张飞等人退下。

    继而,关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他不怀好意的询问董卓:“汝既然在凉州颇有名望,又对羌人十分了解,可愿充当先锋,攻打叛军?”

    董卓闻言,心中一沉。

    他感觉关羽让自己充当先锋,绝对是在下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