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鲍老板晚宴-《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3/3)页

    “况且,事情如果搞得太大,有势力如果眼红了,要强行收购怎么办?强中更有强中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做生意是这样的,先把利润归口,落袋为安。至于后面有什么变化,反正我自己已经赚了,只是多少而已。”

    刘老师对我说到:“陈经理,小庄,你不知道,鲍老师的字在香港拍卖,一平尺已经到了两万了,怎么样?”

    我吃了一惊,假装恭维到:“鲍老师的字写得好,这是公认的,值这个价。”

    “小庄,庄总,图样图森破!你太年轻,不知道这个门道,看今天没外人,我给你说说这里面的东西。我不算黑的,有个家伙,跟我水平差不多,他炒作起来,达到每平尺五万,那才叫黑。”

    “这怎么炒呢?”

    “是我在卖,谁在买呢?你想想?想通了,我们喝一个,没想通,你自罚一杯?”

    确认过眼神,终于确定了。这不过是利用公平拍卖这个貌似透明的市场,找几个朋友伙同抬价,自买自卖,价格就起来了。以香港市场的名声来背书,在大陆市场里,参考价格就确定了。

    我举起酒杯对鲍老板说到:“明白了,鲍老师,你这也不算炒作,你的字确实写得好。”

    “怎么个好法?”鲍老师好像有意要刁难我,也许,他只是有点虚荣心,想在我这里找夸奖吧。

    “好看,我是外行,我认为,不管书法绘画,好看是起码的,甚至是第一位的。假如我是老板,要买幅字,起码要买我自己看起来舒服的东西。”

    “说得好!庄总,你不仅代表了大部分老板的态度,也说出了书法艺术的精髓。如果不好看,故意歪歪扭扭,要么是真有艺术,但那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是用来吓唬外行的。艺术如果不好看,那还有什么市场?”

    想不到,我一句应景的话,也得到了表扬,这是互相吹捧的好处。互相寻找最好的解释,让互相间觉得美妙起来。相看两不厌,对饮都是仙。

    “那秦川别业给你的,恐怕不仅仅是润笔吧?”趁着脑袋清醒,我算了一下,按十套计算,每套三幅字,三五一十五,他也不过是一百多万,最多两百多万的收入,不至于他动用这么大的资源。

    “你还是年轻了,我这还有两得。”他以过来人的身份,以师长的口气给我介绍经验。说大话是喝酒时的常态,好为人师是人性普遍的弱点。为什么喝酒能够得到充分的信息,就是这个原因。人的防备心态降低后,以上两个弱点就暴露了。我要的就是他这种状态,以探究他们的商业模式。

    “第一,买这房子的人,非富即贵。我的字刻在匾上,做在石头或木头上,这是给高端人士做广告,对不对?”

    对啊,这么富贵的人家都有他的字,也抬高了他书法的身价。绑白菜的草绳是白菜价,绑螃蟹的草绳是螃蟹价,这道理是一样的。平台,展示平台,高端的展示平台,永久的展示平台,什么概念?

    “其二,你以为我动用了我最大的努力,用尽了我半生积累的在北京的资源,仅仅是为了那几幅字?”

    这也是我的一个疑问。毕竟那天去听课的人,可以说是鲍老板在北京认识的最有能力的人了,最宝贵的资源,动用的次数是有限的。如果老麻烦别人,别人也不会再给面子的。况且,那是一个明显的促销活动,难免有个别朋友会心生反感。比如我就不信,还曾经笑话过。

    把最宝贵的人脉资源用在这项目上,除了巨大的利益推动,还有什么呢?

    董师傅插话到:“鲍老师,你恐怕占的股份不少吧?”

    这是合理猜测,如果没有巨大利益,他才不会把半生心血,搞这一锤子买卖。

    “不多,跟蔡老师差不多,我不是说过吗?大老板是人家地方势力的,我只是贡献了我在北京的人脉资源,最多在销售中起点作用。”

    刘老师问到:“不对啊?即使你到了百分之十,那赚头,按你的说法,估计也就千把万,不至于吧?”

    “当然,全部修成功,也许按百分之十算,也有两千万了。但是,我跟你们说,我只占百分之五,你们信吗?”

    “不信!”老董和老刘一齐说到。我想也是,几百万的生意,还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不至于。再怎么说,鲍老板现在,至少也算是千万富翁了吧。

    班长此时说到:“鲍老师,我猜测,你肯定搞了其它的第三产业,搭在这里一起算,要不然,你不会这么干。”

    鲍老板此时眼睛突然睁大,环顾四周,高声说起来:“听到没有?听到没有?各位!我一直说陈经理是经商天才,你们信了吧?他说对了,我有第三产业在里面。”

    他兴趣酒杯,专门向班长敬酒:“陈经理,下次有好项目,不要忘了老哥哥,我先预约一下。”他跟班长干了一杯酒过后,并不急于说什么是他的第三产业,而是招呼大家吃菜。

    “今天这菜,怎么吃起来就这么香呢?”鲍老板毫不谦虚,他是主人,居然自卖自夸起来,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我知道,他故意不说,或者故意拖延,用其他东西来延缓揭开谜底的时间,但掩饰不住的兴奋,让我意识到,他这次肯定是发了大财的。

    高潮出来之前,一切都是铺垫。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