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想到做不到-《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3/3)页

    我在厨房炒菜,她跑出去看炊烟,拍照片,回来给我看手机中的图像。我知道,这一切的纪念,都是告别的前奏,我们在等待,她的预言,那个拉我回社会的不可避免的东西。

    我们的夜晚不再是以狂欢为主题了,我们互相品味,我们互相欣赏,我们互相完抚。尽量给对方温暖的时候,我们充满了感激,对对方,对生活。上天待我们不薄,我们能够与自己想象中的人,偶然遇上。

    一天早晨起来,我仿佛看到小黄冷静地看着我们,它以洞悉一切的神态,居高临下地审视我们,虽然它长得比我们都矮。“小黄,是不是舍不得这个地方啊?”小池在问,其实,她的口音中,已经有沙哑的意思,她开始伤感了。

    “汪汪”小黄似乎在答应,但不知道是肯定还是否定,总之,有它的声音出来,意思就凭主人随意理解了。

    人的孤独其实是要两种情况的,一种是没人理解你。另一种更厉害,是没有人理你。要尽量避免后一种情形,你就养条狗吧,你说话时,它可以汪汪,至少是理你的。

    在这个人迹罕至的院子,我们并不是孤独的,我们的孤独在城市。我们互为依托,内心充满了许多东西,根本没有空虚的地方。

    我们在这里构筑了一个精神家园,这个院子,具备了一切物质基础,让我们可以在精神的世界里自由流动,而不担心物质的束缚。那个最初勾引我们来的海子的诗,是对的。幸福的人,必须要有粮食和蔬菜。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倒不一定是必须的。

    但是,我们远比海子幸福。至少我们享受过完整的精神世界,哪怕只有十几天,几十天,我们也享受过。而海子本人的精神世界,虽然在想像中构筑得非常完美,但他没有对象、没有条件实现。现实的冲击,让他的精神家园一夜尽毁,他自杀了。

    不是他不会妥协,而是他要求太高。他企图在社会中实现神性,这是不可能的。要是我大几岁,当年有机会见到他时,我会提醒他。纯粹的神性,不要企图在社会现实中寻找;或许你看到依稀的模样,那也只是即将被风吹灭的灯光,你要靠它指路,其实是妄想。

    小池比海子聪明得多,这事情,她拎得清。

    她问过:“庄哥,你不是会预测吗?你算一算,我这一生,会到多少国家多少地方?会跟多少帅哥上床?会遇到哪些类型的爱?会在哪里停下?会在什么时候想念你?”

    “我不知道,亲爱的,我只知道,在你所有遇到的爱情里,我肯定是最好的那个之一,对不对?我不知道你的数量,但我肯定你的质量,不会超越现在的程度吧?”

    “你就是盲目自信,本人难不成还要回来找你?”

    “也许吧,我这次找你,下次,保不齐你主动找我呢?”我梳理着她的头发,用她的发梢划我的脸,把我自己搞得有点痒。

    偶尔,我们像农村夫妇一样谈话。

    “下次要来,把果树经营一下吧,我觉得,要是它们挂满果子的时候,一定是很美的。”我说到。

    “嗯,金秋的夕阳,水果闪着金光。”她的话像是诗歌,给描述了一个动人的场景。

    “我觉得邀请几个朋友来喝茶也不错,这么好的地方,光我们独享,是不是浪费了呢?”我把神性企图向社会引进。

    “不行,外人来了就杂了,就我们两个,不能随便折腾。庄哥,外人能够体会我们拥有的视角吗?况且,这些风景这么漂亮,难道不是因为我们视对方,为最漂亮的人?”

    对啊,她说得对啊。最漂亮的风景,只能是人。人能够给万物赋予感情,将山川人格化,是人类思维最神奇的能力。没有人的风景不能称为风景,没有爱的小院,只是一个院落。

    我们像农人一样聊天,因为都知道这种聊天机会不多了。我们在等待命运的裁判,离开它,势属必然。

    “庄哥,秋天或者是冬天,院子边的草枯死了,但是根还在,那些根到明年,是不是还记得过去曾经茂盛的样子呢?”

    “应该记得,要不然,每年的草,长得都跟去年一样的?”

    “庄哥,小黄要是跟我在上海住久了,会不会忘记它在这里这个家呢?”

    “不会忘记的,就像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留给我们幸福的过往。下次你带小黄来,它估计在一里开外,就会闻到故乡的味道,狂奔向自己的老家,就像这次一样。”

    “庄哥,现在我不想结婚不想成家,要是我今后想了,我应该找什么样的人呢?你能够给我介绍吗?”

    “不能!我不能在保留如此多美好的回忆时,把你推向别人。你接受别人成为你的丈夫,也不能丝毫留有我的因素。只要掺杂,就不纯粹,对不对?”

    “庄哥,如果有一天,你要是想娶我就跟我说,我虽然不一定答应,但我肯定会很高兴的。”

    “我现在就想娶你,你能够答应吗?”

    “不能!”她回答非常冷静,但我仍然能够听到她得意的心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