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北京有些事-《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2/3)页

    其实除了这些人,我还很想念张老师,还想念二娃,张老师在哪儿呢?你应该给我个线索,这么多年的恩情,我现在有条件了,我想报答。二娃,你在哪儿呢?我们是否还可以像当年一样打闹,像当年一样疯狂地玩泥巴?你们,几乎是我少年时期最美好的亮色了,你们给我这么多帮助和理解,却什么也没得到。我现在什么都有了,想和你们分享,想让你们看到我的快乐,你们却找不到了。

    “给每一位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海子的这一句诗,让我痛彻心扉。

    当春节的烟花响起,我们都爱总结自己。他们总结一年,我在总结一生。

    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仿佛变成了一只孔雀,飞到了童年的老家。这个场景似乎原来发生过,二娃家晒被子,被面上有一支孔雀,当时我不太懂它叫什么,就问二娃的姐姐,她比我高几年级,在我面前属于有知识的人。她煞有介事地跟我介绍:“这叫磅头鸦,非常厉害,头特别硬,跟其它鸟打架,就用头撞。它这铁头,连人都撞得死。”说得我充满敬畏,世上还有这种神奇的鸟,怪不得可以画到被面上。我真相信了。这次在梦中,我变成了孔雀,又看到了二娃的姐姐,我想对她说:“我认得孔雀了,不叫磅头鸦,你骗我,我都相信了。”结果,嘴里发出的声音是鸟叫,她根本没理我,我就从上空飞过去了。

    从梦中醒来,身边的妍子呼吸均匀,她无法知道,我此时的心情。我想起了我父亲教给我的一个笑话,真是苦中作乐的段子啊。他形容了山后树林小鸟们的叫声。布谷鸟儿叫到:“卖屋,卖屋。”黄鹂鸟说:“我来给你写约,我来给你写约。”知鸟推销它的生意:“配钥匙,配钥匙。”这时,一只不知名的小鸟从远处急忙飞来,边飞边喊:“留个墩墩,留个墩墩!”这是来捡漏的。

    那么苦的生活啊,那么苦的父亲,为了让我高兴,编出这个段子,也许费劲了他多少天的智慧和聪明。我眼泪默默地下来了:爸,你受的苦,我要帮你把福享回来!

    妍子在我控制不住的抽泣声音醒来,她帮我擦泪:“想你爸了?”

    “嗯”,妍子是最懂我的人。

    睡不着了,妍子也睡不着了,她说到:“哥,讲讲你的童年吧。”

    我给她讲了二娃的故事,讲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打架、一起割草的经历。讲我们互相鼓励、互相较劲、互相安慰的经历。讲我当年对他的羡慕,现在对他的思念。讲我有一天与他重逢时,我们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没有拘束地进入到年少的时光。

    “哥,你们肯定能。”

    “为什么呢?”

    “因为,你一直没有中断对他的思念,他肯定也没有。”

    心情释放后,进入睡眠就非常简单,况且,还有妍子的安慰和她温暖的怀抱。

    岳父母回北京后,我们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习惯。宋姐回来了,她说这是第一次,她回家过了个整年,非常感激我们。她还带了些腌鱼、干笋之类的东西,我吃起来非常高兴。在我们四川老家,过年前都要腌制猪肉香肠,还要用烟熏,以利于长期保存。虽然在温州不怎么吃这些,商场也有卖的,我们也不怎么买。但吃到腌味,过年的口感也就回来了。

    春节后北方下雪,南方多雨,上午一般到厂里去一两个小时,下午就在家看书喝茶了。妍子用来逃避苦闷的毛衣继续打了起来,只是念珠不离手,有时缠住毛线。我要帮她解,她不干,自己细细的动作,慢慢地理清,沉静而从容,让我看到她另一种静态的美。

    我开始看南先生的《愣严大义》了。我知道有《愣严经》,看原始经典肯定比看大义解释更正宗,但我自觉自己根本没有资格和修为,可以看这种经典,连打坐都没理顺的人,哪有能力按经典修习呢。

    看南先生的书有个感觉,就是轻松。他在讲故事,他在打比方,这是普及本,犹如一个科普作家,仿佛也是一本童话。《小蝌蚪找妈妈》的即视感,让人非常舒服。

    这个故事一开始就吸引人。阿难,佛教中的著名人物,佛祖的兄弟,长期在身边服侍佛祖的人,记忆力超群,可称得上学霸,但修为一般,所以总犯错误。

    他犯的错误我也犯过,几乎所有男人都有可能犯。他被美女迷住了,我也曾经是那样。想到这里,不禁一笑。

    当时,阿难已经跟随佛陀有好几年时间了,可以说是修行有一定基础了。当时的阿难,英俊潇洒、气度不凡,佛教的威仪感、作为王子的尊贵感,是自然流露。他在一天中午托钵化缘时,被城里美女摩登伽女看上,美女与俊男,本身就容易出事。况且,这美女还有外道符咒,估计比我遇到那个所谓的地煞符有用,念得阿难五心不定,神魂颠倒。被其勾引到床上,几乎就要破戒了。

    佛陀看到阿难没回来,当然他用慧眼一看,知道事情不好,叫来文殊大士,前去解救。文殊菩萨何许人也?智慧第一的神仙,当然就迅速运用神通,解救了阿难。他将阿难带至佛前,接受佛的训导。

    但是,爱情,总是让人疯狂的,尤其是对于女人来说。摩登伽女不是善茬,也一同跟来,仿佛要用爱情来战胜佛法。是的,年轻的人啊,总是以为爱情是无敌的。

    佛陀没有直接批评,直接给出对错的判断。就冲这点,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只是给阿难提了一个问题:“你当年为什么要跟我出家呢?”真可谓是循循善诱。

    我估计阿难当时心中也有所不服,也比较硬气。因为他是佛陀的兄弟,所以敢于当面硬刚:“我当年看到你回来,你的形象如此庄严,我心生欢喜,所以就跟你出家了。”

    这真真的是实话,这不像是老师与学生间的讨论,倒是像兄弟之间的拌嘴。

    “那你用什么看,用什么喜欢呢?”佛陀这样问下去,是直接往根处打,根本没有转移话题或者偷换概念的机会。可见,佛陀的风格,直指人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