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野房车居-《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3/3)页
二牛其中有个朋友,说到:“我有驾照,嫂子,我们开出去欣赏一圈?”
结果,妍子没法拒绝,就提着东西上楼了。
客人来得多,开支也就大了些,妍子有时也悄悄给我妈拿钱。我告诫过妍子,不要给我妈钱太多了,她是不花钱,但那两姐弟可没见过钱,不能把胃口搞大了,我妈也难得给客人煮饭。
妍子不在意,她说:“这点钱根本就不算钱,给妈怎么了,只要她高兴,我愿意,你别管。”她还搞出一句:“按规矩,家里的事,是不是我说了算?”
我能说什么呢,肯定是她说了算,学她妈,这点最成功。
王叔倒是比较通事理,倒也是告诫过子女,不要麻烦我们,一个人得靠自己努力。我和妍子有一次到我妈家吃晚饭,大梅二牛都在,王叔给我敬酒,我不好意思,站起来先给他敬。王叔对他两个子女说:“你们庄哥靠的是什么?孤身一人到处闯荡,靠的是自己的努力。你们得学学,不要一天到晚指望天上掉个金娃娃。不是说他能力比你们强,就说这修养这礼貌,就比你们强百倍!”
有我在场,那俩姐弟也不敢吭声。
妍子除了对我妈好,对王叔他们三个人基本没有感觉,只是出于礼貌。因为她知道,我的过去和我的基本感情。
有些事情确实变化很快,当我们厂子热火朝天地加工军品时,温州的制造业,因为外贸形势变化及世界经济动荡,发生了地震。
外贸订单突然减少,国内资金紧张,很多厂应收账款收不回来;要不就是有的甲方已经倒闭,收款无望;要不就是三角债连环套,法院也一时解不了套。有的厂为了完成已有订单,或者保持生产能力,找银行贷款,全国的钱都紧,哪有钱贷给你。找老乡凑份子,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有的冒险搞民间借贷,结果被政府判定为非法集资,有了轰动一时的吴英案。有的借黑社会把持的高利贷,利息都没还上,厂子就抵押出去了。现金流,带头企业生死,教科书上的道理在身边真实发生。
在商会的集会中,每次都能听到有熟悉的厂子倒闭的消息,一部分是订单少了,老板主动放弃。更多的是资金链断裂,被高利贷压垮。听说还有房地产商跳楼的,温州已经出现了好几个烂尾楼盘。
楼盘烂尾对温州人刺激最大,想必温州炒房团的声名在外,房地产是一部分温州老板心中的金矿,金矿都倒了,还有什么盼头?
这商会中也有老板想借钱的,好在他们与我的交往不深,不好意思找我开口。与岳父交往深的,我岳父又在北京,推说生意给女儿女婿了,他们现在已有的钱都投资了养老院,意思也很明显,道理说得过去,不得罪人。
也有人鼓动我收购别的厂的,我保持了警惕。我是这样想的,我这厂子虽然日子过得好,但也没那么多钱,我自己不可能进行并购,找岳父借钱,更不对了。况且,我知道,即使在温州制造业好过的日子,那些厂都经营得不太景气,我收购它,即使今后做起来了,利润率又能有多高呢?我学过一些金融知识,资金收益率,是考虑并购时的重要依据。
我们这厂现在活得好是偶然的,因为争取到了军队订单,我觉得这个行业,如果不进行技术升级、产品升级,仅靠代工,利润已经很薄了,不具备大举投资的潜力。
投资的关键还不在于价格,更在于标的本身创造利润的能力。如果是一个烂苹果,哪怕原来是一块钱,现在卖一分钱,也是贵的。它反而会把我原来那堆好苹果变烂。
王叔他们厂就是这样,不是没有订单,而是因为资金链,虽然没有垮,但是也要面临减工资、裁员。王叔有技术,裁员轮不上他,但大梅二牛就不行了,普工,当然是在裁员的第一批。看样子,只有走第二条路了。
当妈跟妍子说起这事时,妍子就自打包票地答应了。她给一个离我妈家近的那个协作厂打电话,人家当然一口答应,安排了这姐弟俩,并且还定了一个较高的工资标准。但我总觉得,人家厂这样定肯定不是单纯讲感情,估计今后在某些时候,我们得付出代价。
我不是不讲人情,但也要讲到正确的人。“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这是大概率情况,像我与班长那样的人情,却是偶然的难得的小概率事件,所以显得珍贵。我也不是单纯从感情上不喜欢这对姐弟,而是,按我的经验,一个贫穷的人,在他贫穷的时候,他也许把自己的心可以安然在固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优质着低水平的安心。但如果让他突然尝到富贵的滋味,他就很难控制自己的内心。
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变形记》,写穷人与富人交换孩子,生活一段时间。我觉得,让富人家的孩子到贫困的农村体验艰辛是有意义的,但我很为那穷人家的孩子担心。当他们尝到富裕的滋味后,他是不是被欲望点燃,看不起自己的家乡,看不起身边的亲人。
小苏是个聪明的奋斗的人,他也曾经在初富的道路上摔倒过,他醒悟得快,还有李茅和我的帮衬和支撑,他才平安到达今天的状态,我不知道,这姐弟俩一旦尝到,妍子利用关系给他们的待遇,是不是欲望就一发不可收拾,这是有教训的,我有点担心。
当然,另一方面,我更不可能为了让我妈好过,迁就地拿钱养他们两个闲人,如果是那样,人的欲望被懒惰激发,更会垮得快。况且,他们是我什么人?我还没那么贱,他们也应该有点自尊。
毕竟他们是在工作,也比光拿钱好,现在怎么办呢,只能这样吧。
小苏那边进入最火热的状态了,出贷量越来越大,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也就降低了,利润率也越来越高。妍子的酒吧,生意也不错,看来我们没有找错人。
但我有一个奇怪的想法,联系到无人的农村、变动的温州和火热的北京,资源的集中度是不是将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今后的中国,会出现完全无人化的农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