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蕴请火3-《指南剑》


    第(2/3)页

    商羽坤显然早有准备,胸有成竹的道:“不但你考虑到了,连何总督都考虑到了。成立百灵教时,如他自封圣王,那岂不比夫人当圣母简便的多?百灵教也更容易控制。他如此做,其实就是考虑到朝廷忌恨。但中西推行百灵教这么多年,朝廷不但不做阻止,反而大加赞赏,自有其原因的。只要不是督座神化自身,朝廷也不是傻子,知道只是权宜之计,目的加强中西的控制,自能接受。再者,我们推行百灵教,本就有抵抗波斯度神教教义的目的。如此一来,理由就多了一个,朝廷更不会阻挠。”

    吴明点了点头:“好吧,这事就这么定了。不过就算有百灵教之助,要整合中西,也非一朝一日之功。”

    商羽坤道:“为学正如撑上船,一篙不可放缓。难事譬如登险峰,一刻不能停留。宗教渗透本就需要时间,譬如属下读书,自五岁启蒙开始,四书五经,奇异杂谈,读过的书不知凡几,如果回头去看,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只要我们努力,水滴石穿,绳锯木烂,终究会有效果的。”

    ※※※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还未进家门,女儿唐忧稚嫩的读书声遥遥传来,在冬雨中琅琅上口,如玉盘上落下的真珠,虽脆嫩却柔滑。

    那是《药学杂谈》上的摘句,大抵说的养生之类的吧。这书从小就陪着唐忧长大,她的发蒙读物,不是《千字文》,也不是《三字经》,而是生涩难懂的《药学杂谈》。也亏得唐忧聪明,五岁出头,里面的词意虽不能懂全,但文字竟能认识大半。

    跨进门,唐夫人就迎了上来,一边解他身上的罩衣,一边唠叨着:“又忙这么晚?客人都等你半天了。”

    “客人?难道是杨将军夫妇来了?”

    唐轩口中的杨将军,是惊远将军杨易,杨易是中西总督吴明的得力属下,他成婚后,吴明怜惜新婚,不忍让他四处奔波,同时也想留个人在南宁照顾大局,于是,这个年轻的惊远将军,就这么留在了南宁。

    唐夫人脸上露出笑意,点了点头道:“是,正在看小忧读书呢。”

    一提到女儿,唐轩也跟着笑了起来。唐忧勤奋好学,五岁出头就能识字断文,如今在朝堂已小有名气,大多同僚见到唐轩,嫉妒得最多的不是他文采,而是生了个粉妆玉琢,聪明好学的女儿。

    唐夫人接着道:“你先去陪陪客人,我去准备晚饭了,害人家等半天,怪不好意思的。”

    唐忧点了点头,转身朝书房走去。刚至门口,就听得唐忧在问:“叔叔,刚才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杨易所学甚杂,在南宁学院时,向被誉为天才,此时反被问得有些绕头,想了想道:“大概,应该是叫我们冬季要少活动,多休息,缩在家中养神,为来年做准备。”

    号称天才的杨小将军,也有拿捏不准的时候啊。唐轩微微一笑,抬脚走了进去。

    唐忧身着雪白色的绒绒衣,套一条同样雪白的袄裤,像是一团轻盈的雪球,两只套着绣蝶棉底鞋的小脚悬空的搭拉着,正睁着清亮如宝石的眸子看着杨易:“是么,真是这样么?”

    杨易一脸尴尬,这话生涩难懂,说实在他还真拿捏不准,甚至连听都没听过。好在他文武双修,一向好学。武道进境一日千里,文学也不曾落下半分,所以还能根据字面意思,大概译出来,否则今天真要丢脸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