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明军入滇(第二更!)-《振南明》


    第(1/3)页

    路振飞的建议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理论上来讲,武官每隔几年都会入京述职,这是是他们最基本的义务。

    只不过到了崇祯朝中后期,武将逐渐藩镇化。像后期的祖大寿、左良玉完全就无视朝廷的调令,可谓是听封不听调。

    对此崇祯皇帝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选择听之任之。

    如今虽然没了左良玉,可郑芝龙依然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军阀。

    福建俨然成为了郑芝龙的自留地,朝廷要想对福建施加影响是很难的。

    但朝廷毕竟占据了大义。

    如果朱慈烺降下一道圣旨命郑芝龙入京述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郑芝龙将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如果他奉旨入京,朝廷完全可以借机软禁、控制他,再一步步拆解郑家在福建的势力。

    如果他不来,那么就证明郑芝龙真的心中有鬼,心虚不已。

    当然,如果是后者郑芝龙也不会立即叛明,最多就是后期祖大寿的模式,完全把福建经营成一个第三方之地。

    朱慈烺思忖再三后还是觉得降下圣旨试探一番郑芝龙很有必要。

    他沉声道:“朕会降下圣旨命郑芝龙入京述职,朕倒想看看这个郑芝龙究竟会如何抉择。”

    ......

    ......

    在经过一番权衡后,秦良玉最终下令横渡金沙江。

    由于没有足够的船只供大军渡江,秦良玉下令士兵们搭建浮桥。

    他们打造简易的竹筏首尾相连,形成了一条蜿蜒的长龙。

    三万大军渡江不是动动嘴皮就行的。

    秦良玉将大军分为三部分,前锋营先行渡江,等到了对岸后站稳脚跟,再让中军渡江。

    与此同时,殿后的军队一直处于警戒的状态,防止突然杀出敌军对大军造成重创。

    半渡而击一直是项狠辣的战术,进攻的一方往往能够占到很多便宜。

    故而从一开始秦良玉便把警戒工作放到了第一位。幸运的是,明军在整个渡江过程中并没有遭到什么袭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