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临邛道士鸿都客(3)-《敦煌天机》


    第(2/3)页

    “抱歉,我也是刚收到,看都没看完。不过你放心,那些资料到我手里后,没有任何删改,你看到的,与我之前看到的一个字、一张图片都不差。”我说。

    我可以跟左丰收共享那些宋徽宗与封印的秘密资料,因为到现在为止,我对封印的认识还是浮在表面,不能揭开封印与112窟反弹琵琶图的内在联系。

    左丰收的阅读速度很快,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就将资料粗略浏览了一遍。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道术法门之深奥,连现代人都无法窥见门径。那些高深莫测的道士究竟带给宋徽宗什么样的远见启迪呢?”左丰收皱着眉自问。

    他说的那两句诗来自于唐代大诗人白乐天的《长恨歌》,唐代有京城长安、东都洛阳两座都城,《长恨歌》里的故事就发生在长安。到了宋代,建国皇帝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定都汴京,离长安千里迢迢,两下里时间和空间都有差距,不应该有必然的联系。可是,“道士”二字,却将唐玄宗、宋徽宗的多舛命运瞬间连接在一起。

    除了左丰收,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

    看过那些资料后,我还没能静下心来仔细联想。现在,左丰收一下子提及“临邛道士鸿都客”这一句,让我的思路瞬间打开。

    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成为了“由极盛到极败”的绝对典型。这份爱情毁了大唐江山,引发了安史之乱。胡人南来,惊得九城宫阙内的皇权贵族仓惶逃遁,进入蜀山峨嵋。这是大国笑谈,一定是开国皇帝李渊、李世民不曾想到的。

    宋徽宗亦有相同之处,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打下了江山,传至宋徽宗这一代,先是消灭了祸乱全国、揭竿造反的“四大寇”,又北上平辽,固守疆土,创造了一个短暂而灿烂的盛世。当他贪恋女声、宠信道士之时,也为后来的“五国城坐井观天”埋下了最可怕的*。

    “可以了。”宝蟾突然开口。

    “时间到了吗?”左丰收问。

    宝蟾点点头,抬起腕表:“大人物已经下去了三十分钟,按照从前对于‘不可思议之虫’的反复测试,它读取、分析、占领、控制一个人的思想,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钟。现在,时间是三十——三十二分钟,入侵并控制大人物的思想,足够了。”

    我心里升起兔死狐悲之感,大魔手拼死保卫大人物赶到这里,最终结果却是自投罗网,遭左丰收一网打尽。

    这大概就是黄花会大人物的命,老天要她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从两汉时期开始,描述蛊术的典籍就层出不穷。直至今日,那些典籍仍然不断地被翻译为五十几国文字,源源不断地运往海外,将中华民族的传古奇术无远弗界地传播出去。可是,在很多内行人看来,再多的书都无法将蛊术最玄妙之处描述出来,因为“蛊”是“虫”加上“皿”,“皿”是死的,而“虫”是活的。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皿”就是军营,“虫”就是新兵。

    每一批新兵都有自己的命运,有些最终变成散兵游勇,有些却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里的精英,如游骑兵、三角洲部队那样,被各国特种部队奉为“伊丽莎白王冠上的明珠”。

    任何一个朝代,苗疆炼蛊师都会为波澜壮阔的江湖之战奉献出非同寻常的“极品之蛊”。

    十年之前,令港岛江湖闻之色变的“黑巫术、骨血降”就是其中之一。

    向更远的江湖生涯追溯,五十年前的“英雄诛心蛊”、八十年前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蛊”、一百七十年前挑起鸦片战争的“吞云吐雾蛊”都算得上“名垂千古”的极品蛊术,已经永远地载入江湖史册。

    此前,我听过“不可思议之虫”的名字。按照江湖秘密资料中的解释,其名称来源正是“端阳五虫弑杀”后剩余的战胜者。

    “五虫弑杀”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因为五种毒虫的战斗力十分接近,最后无论是蜈蚣胜出还是蟾蜍通杀,皆有可能,而胜出者的毒性性质之异变,也完全出乎人的预料,故此得名“不可思议之虫”。

    如果大人物的思想受到控制,那么她所获得的秘密,就变成了左丰收的囊中之物。

    我能想象,千年以来,江湖上的英雄豪杰对苗疆蛊术的态度始终是深恶痛绝,正是因为蛊术的危害是不可控的,一旦炼成,非但寻常人承受不起,就连炼蛊师本身也无法掌握。

    每一种极品蛊虫的诞生,都为这世界增添了一重全人类大灭绝的可能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