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昭然若揭-《明末达人秀》
第(2/3)页
“喔~哪两个?”
对于儿子的卖关子,故作高深,袁可立颇为地配合,适时地问了一句,凝重的神情之中,也来了几分兴致。
“其一,皇上的削藩之意,虽然为公告于天下,但也是昭然若揭,意图非常明显,只是表现地相当具有耐心,并不是一锅端了那么简单,而是徐徐图之,一个一个的削藩,稳中求进,而又师出有名,往往占据法理上的道德制高点,进行削藩。”
“最为关键的是,不管是大明律对藩王的诸多束缚和规定,还是锦衣卫和东厂的暗中监视,即便是知道了皇上下定了决心,要进行削藩,那些王爷也不敢做什么?”
“否则的话,皇上就更加有理由了,将他们全部裁撤掉。”
“而且,从瑞王、惠王和桂王,不难分析出,皇上再次削藩,明显采用的是‘老太太挑柿子——捡软的捏’之策,从根基最浅的藩王下手,而秦王与衡王却又一个相同点,王府都处于无主状态,都是既无王爷主事,也无世子之人,去世的王爷都没有子嗣。”
“其二,去年之时,皇上相继削藩福王和唐王,没收全部的王府家财,收回所有藩地,正是朝廷财政最为紧张之际。也就是说,朝廷一没钱,皇上最先瞄上的就是藩王,这样做的话,来钱最快,也能减轻地方的负担,可以释放更多的土地给百姓。”
“现在这个时候,朝廷虽然收回了辽东的全部失地,赶走了建奴,使得野猪皮元气大伤,但朝廷也是正处于多事之秋,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大战之后,更是使得国库愈加的空虚,也是正处于极其缺钱的时候。”
“尤其是,陕西和云贵等西南之地,也要实行民兵制,虽然只是配发一些简单的兵器,刀枪剑戟之类的兵器,还有少量的火器,但这也会加重朝廷的财政负担。”
“而短期之内,要想弄到那么的钱财,又不会招致民怨,那就只有从天下藩王那里下手。毕竟,绝大多数的藩王,在各自的封地,往往惹起了很大的民怨,皇上没收他们的家产,不仅可以充盈国库,还能获得民众的支持,民意的拥护。”
看着侃侃而谈的儿子,那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显得很是自信,而袁可立却是一副不置可否的姿态,忽然问道:“可是,枢儿,你说了这么多,又究竟想表达什么?”
“父亲,我的意思很简单,只要镇国将军朱由棷主动放弃衡王之位,并且上书皇上,请求裁撤掉衡王,让朝廷收回全部藩地,并将王府的所有资产上缴,就没有那些问题了,父亲你也不就用因此而为难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