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终于来了-《明末达人秀》
第(2/3)页
这句话里面的意思,不仅是针对外国诸多虎视眈眈的势力,更是对国内的一些人。
“皇上,按照以前的惯例,每年的班军不仅是在京师城外进行,轮流从中都、山东、河南与大宁都司分掉兵力,军队的规模更是在十六万人,因此,要是进行班军的话,必须要提前两到三个月,进行相应的准备,否则的话,将会出现不少的麻烦。”
首辅周道登突然打断了霍维华,说出了这番话,苍老的声音里面,底气十足,一副为君分忧的样子,再无担任内阁首辅之初的那种大智若愚之态。
“而且,正如霍尚书之言,朝廷的许多军队多年未曾经历过战事,更缺少平时的作战训练,尤其是京营,绝大多数的士兵居然不懂得如何使用火器,若有强敌来袭,骚扰京城周遭,恐怕他们难当大任,击败来犯之敌。”
“呵呵....这才是内阁首辅应该有的表现,这才是朕想要的大明首辅之臣......”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崇祯忽然爽朗地大笑一声,连连夸赞了周道登一番,进而神色为之一敛,显得十分郑重,若有所悟地轻轻一点头,沉声说道:“阁老说得不错,京师乃是军事战略的咽喉要地,乃是国门所在,紧靠着边境之地,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外族的入侵,京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算是说关乎着大明的生死存亡,朕的性命也在他们的手中,丝毫也不为过。”
听到崇祯的这番言语,话里话外透着大明的一条祖训,天子守国门,众人为之赞同与欣慰的同时,心里更多的还是忧虑重重,很是无奈。
尤其是经历过土木堡之变,一旦外敌打入关内,进入北直隶,可谓是长驱直入,严重威胁着京师,如此一来,就使得大明处于骤然危险之中,很有可能重演靖康之耻的那种情况。
毕竟,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之中,一旦帝王落入敌人的手中,形势将会急转直下,将会出现灭国的危险。
如果京师还是在南京的话,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中间存在着巨大的战略纵深,即便是一时不敌外族,朝廷也可以有着充足的时间,从中斡旋,商量对策,应对外族入侵的危机。
只要京师犹在,君主无事,以中原的地大物博,人口规模,可以化解一切的危机。
纵观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经历的次次危机,无一不是帝都率先失守,君王的安全受到威胁,才会使得形势急转直下,天下大乱。
唐朝时的五胡乱华,不就是如此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