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郑堡星-《餐饮巨头》


    第(2/3)页

    等秘书小刘将咖啡端进来又出去后,李国豪这才将话题转移到了根本问题上,“郑先生对香江超级市场方面有什么看法没?”

    郑堡星犹豫了一会儿,这才道:“看法倒是没有,只是觉得香江的超级市场还不够正规化,相比于家乐福来说发展的太慢了,并且对普通市民很不友好。”

    “哦?为什么?”

    “举个例子,就拿大利连来说,它应该是属于香江最早的一批正规的超市了。但它们经营销售的物品,无论是百货日用品还是食品家电等等几乎全都要比一般的小卖部办馆要贵的多。而在国外的家乐福,超市内的物品价格一定是比外面小店要便宜的多的。”

    狄益民惊讶的问道:“便宜?为什么?开那么大的超市光一年的租金跟人工工资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不想着赚钱居然还想着减价格?”

    倒是李国豪深以为然,后世诸多的超级大卖场很多日用商品的价格对比楼下的超市来说要便宜不少,光饮料的价格就要便宜个几毛钱。

    “香江的办馆小店跟超级市场那个多?”郑堡星反问狄益民。

    “当然是办馆多了。超级市场全香江也只有一百多家罢了。”

    “对了,同样的商品,超级市场卖十块钱,办馆只卖九块钱,你觉得你会去那买?”

    “那我看大利连每天都人满为患的。”

    “那是因为超级市场是一个噱头,吸引一些顾客罢了。”郑堡星这才道:“在国外超市很普通,几乎走个几条街就能找到一家较大的超市。但在香江还很少见,一个区能有十家就不错了。这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普通大众去超市买东西,就跟小时候我们去庙会游玩一样,去超市不光是为了购物,也带着观光的心思在里面。

    同样的道理,我们去庙会玩的时候,看到一些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总想着让父母买一些带回去。而普通市民在去超级市场以后,总觉得不买点什么就对不起自己这一趟行程。这也就导致超级市场异常的火爆。”

    狄益民一听,好像的确是这么个道理,超级市场并不只是一个卖东西的地方,反而有点像是一个大型的购物街,一边玩一边看顺带着买点东西回去。想到降价的问题,又问道:“那降价岂不是赚的少了?”

    “不,薄利多销。家乐福从1959年成立到现在,在五年前走出法国国门,在欧洲美洲总共十五个国家都成立了销售点,每年扣税后的盈利高达十几亿美金。这也是为什么,香江的超级市场发展不起来了,要知道大利连是1960年成立的,跟家乐福1959年,相差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罢了,一个已经在十几个国家开店,而一个只能龟缩在香江。”

    “十几亿美金!”狄益民一听,吓了一跳,开超级市场这么赚的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