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如此拍戏(上)-《香江七十载》
第(3/3)页
为什么郝旅仁要他们去侯王庙和北帝街看看?
因为现在全香江,片场最多和拍戏最多的地方,便在这两个地方。哪里像永华,一个大片场孤零零地立在木屋区里。
而且这两地方的片场还全部对外出租,供电影公司拍戏,所以这两个地方,一年到头都热热闹闹地,不怕见不到明星,更不怕没有戏拍。
要说侯王庙的片场,前前后后共有五家,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友侨片场了。怎么个有名法?别的不说,只要是喜欢港娱的,一说这老板的名字,你肯定知道。
正是在八九十年代香江警匪片里,经常演警长的曹探长曹达桦是也!
不过喜欢看港娱小说的杨秋还知道,后来曹探长染上了赌瘾,结果把大半身家外加友侨片场输了个干干净净。
这北帝街的片场规模,也和侯王庙不遑多让。要说这北帝街最好最大的片场,当属前段时间还叫大中华片场的南洋片场。
其实这南洋片场叫大中华片场之前,还是叫南洋片场。只是后来物业老板把整个片场都租给了大中华影业,便被改了名。
前几个月大中华影业北上,片场收回来后,便又被物业老板改了回来。
这南洋片场的老板或许没几个人知道,不过这老板的亲六弟,便人尽皆知了,毕竟大陆后来这么多逸夫楼也不是白修的不是。
南洋片场的老板,姓邵,叫邵村人,家里排行第二。
至于邵家排第六的那位,现在还在新马泰那边混,没有过来这边打拼。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这永华离侯王庙,也不是很远,杨秋走小路超近道二十分钟左右,便来到了目的地。
一路沿着车道往上走,南国片场、国家片场,过了世光片场,旁边紧挨着的,便是友桥片场了。
大门之处平平无奇,和别家门牌也没什么两样,反正不怕别人拦下来,杨秋抬起脚就准备往里走。
“让开!让开!”
“呼呼——”
“崔小二,来碗云吞面!”
“我也云吞面,加底!”
呼啦啦地突然从片场摄影棚里冲出来七八个人,跑到门口的云吞面摊子前,大呼小叫起来,那表情,感觉跟个饿死鬼投胎的差不多。
杨秋以为这些人只是拍了一天片子饿了,就没多想,让过他们后,便自顾自地走到了摄影棚前。
可哪成想,摄影棚门口,那个挂得高高的,禁止入内的红灯正亮着。
嘚!里面正在拍戏,咱等等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