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怨恨消除-《三国之东汉风云》


    第(2/3)页

    “若论容貌,当时甘夫人为最;若论智谋,亦是甘夫人。但是,某氏乃玄德生母亲自主婚迎娶,跟随玄德南征北战从无怨言。即便是被俘虏而去,亦是宁死不屈,这份情谊,玄德对她有愧。”

    刘备摇摇头,回忆起某氏与自己相处的时光,他的眼睛也湿润了,又见司马无忌沉默不语,静静地看着他,刘备连忙擦干眼角的泪水,不好意思的说道:“玄德让无忌看笑话了。”

    “若是主公信得过无忌,不妨说出心事,无忌愿洗耳恭听!”司马无忌也想听听刘备当年的事情,更想知道刘备与某氏之间的故事。

    “玄德虽是皇族后裔,不过家道中落,过得十分清苦,幼年时又胸无大志,可以说左邻右舍都知晓玄德是个不学无术之人。”刘备看着司马无忌那张脸,本不想说出当年事情,也不知怎么回事,与司马无忌聊着聊着还是说了出来,“父亲早逝,母亲为了生计,便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所以说玄德出身低微。”

    “那个时候母亲生病,我也跟你这么大的时候,居然拿不出一文钱,要不是同宗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我们,怕是母亲在那一次就便死去。因为此事,我便奋发图强,四处求学。”

    “母亲病愈依然织席贩履为业,我也时常帮助,母亲见我年龄渐长,尚无娶妻,我也经过老师卢植的推荐,得到一份差事,有了一些余钱,便为我四处说媒。只不过年幼之时名声不好,无人愿意嫁给我为妻。”

    “一气之下,我便拜别母亲离开家乡,追求前程,正好某氏之父赏识我,便将我留在府上任职,某氏与我相遇,对我很是赏识,不嫌弃我的身份,也不在乎我之前是何人,毅然决然的嫁给我。”

    “某氏之父也没反对,母亲听闻我娶妻,高兴坏了,大小事务全部都一人操办,某氏之父随我回到家乡才知道我家境如此贫寒,有些看不起我,某氏却不顾其父反对依然嫁给我。”

    “可以说,某氏在我身无分文,没有任何前途的情况下,下嫁于我,这份情谊是甘夫人难以企及。我因为公务在身,数年未归,某氏替我奉孝,就连母亲去世都是她一人处理。”

    “黄巾起义爆发,立下战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本想着接某氏前来相聚,奈何督邮与我不合,看不起我的出身,一怒之下与二弟、三弟一起将他捆绑起来,抽了两百鞭子跑了。”

    司马无忌笑道:“主公居然有此一面,实在是看不出来!”

    “无忌莫要笑话我!”刘备回想起当年往事,实在是有些尴尬,要不是年轻气盛之下,也不至于仓皇而逃了,道:“我与公孙瓒是一起求学相识,打了督邮为了生计只能投奔于他,那个时候他已经是一方军阀,这个时候才稍微稳定一些。”

    “那么主母又在何处?”司马无忌想知道母亲在哪里。

    刘备回道:“某氏依然在涿县老家,为了免遭敌人追击,我便说自己尚未娶妻,更是在公孙瓒的撮合下又娶了一位妻子。只不过她嫁给我没多久,便死在战乱之中;我又娶了一房妻子,后来也死在战火之中。”

    “最后我狠下决心,也不愿如此,便将某氏接来相聚。但是,名义上还是娶妻,实则她才是我的发妻。此事,外人不得而知。某氏与我分别五年有余,日子过得拮据,可她毫无怨言,后来随我南征北战,又被俘虏而去,也就是在我长子出生后不久发生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