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硝烟弥漫的暑期档-《华娱之白金年代》


    第(1/3)页

    五月初,京城。

    光影工作室。

    话说,林晓光拍电影,一向不太追求艺术上的造诣,反而更在意观众观影的反馈。

    所以,林晓光在自己的工作室剪辑电影的时候,总喜欢把自己置身于观众的位置上,然后审视电影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工修改,如果他是观众,对哪一段特别不耐烦,那他就会下决心把这段戏删掉。

    最后,林晓光愣是把电影《那些年》从最多时的150场,删到了109场。

    对于林晓光这种大刀阔斧的剪辑风格,作为导演的林晓光倒是能够快刀暂乱麻,而制片人黄中磊却是看得心惊肉跳。

    “晓光,你不心疼啊?辛辛苦苦拍了150场,电影局还没发话呢,你自己倒好,直接就剪了40场,这样下去电影还能看吗?”

    林晓光胸有成竹地说:“中磊哥,我不确定我拍的这部电影到底有多好,但我敢肯定未删之前的版本不好,因为太冗长太枯燥了。”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漫长的拍摄过程中,林晓光把《那些年》这部电影做成了一部独立的作品,而非是九把刀那样那样的自传。

    因此,林晓光尽可能地弱化了九把刀在电影里的个人痕迹,并增添了许多新的细节。

    花了五天时间,林晓光就将这部电影剪出来了,和黄中磊以及宣传负责人、发行负责人都看了一遍成片,感觉都非常不错。

    就算他们感觉不行,也没办法要求林晓光进行修改,他们只是负责宣发和投资,而导演林晓光却拥有整部电影的最终剪辑权。

    电影完成剪辑之后,林晓光还安排了演员们去做电影配音、配乐等等。

    不多久,黄中磊就和中影集团的负责人商量宣发的问题,所谓的宣发,其实就是电影的宣传和发行。

    经过反复商议,《那些年》最终定档是7月3号上映,争一争暑假档期。

    只要暑假一开始,国内外各种大投资、大制作的大片不少,各种大投资、大咖电影都有,《那些年》想要冲出头很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