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商业or艺术-《华娱之白金年代》
第(2/3)页
“影迷送的,好看吧?”
“挺好看的……可以啊陶红姐,还有影迷送花呢,大明星就是不一样啊,我拍了也有两年戏吧了,别说让影迷给我送花了,就是在大街上认出我是演员的人都很少,你说,咱俩同样是演员,这人跟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林晓光笑着打趣道。
陶红安慰说:“晓光,别心急呀,慢慢来,你还年轻,把戏拍好了,以后自然会有观众欣赏你喜欢你,不瞒你说,我都拍了有十多年戏了,总共也才收过几回粉丝送的礼物。”
林晓光笑了笑,坦然道:“陶红姐,你说的我都明白,我就是闲着无聊跟你吐槽吐槽,开个玩笑罢了,没真的心里不平衡。”
听林晓光这么说,陶红欣慰地点了点头:“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
“对了晓光,你在咱们《生活秀》这部电影的戏份也快杀青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林晓光想了想,叹息道:“没有呢,还没问过我的经纪人下一步的打算,你哩?拍完《生活秀》,不会又要马上去下个剧组报道了吧?”
“哪能啊?我可是《生活秀》的监制兼女一号,这部电影拍完,我到时候还得跟组四处跑宣传,你也知道,我为了拍这部电影,可是下了身家重本的,这电影票房要是太差,那我可就亏大发了。”
陶红所言非虚,作为《生活秀》的监制,她从99年初看到原著小说,再到拉电影公司资金,攒剧组,足足花了她近两年的时间。
即便如此,预算仍然不太宽裕,陶红又自掏腰包贴补了一部分,才勉强够建组的。
该片的性质,属于小众文艺片,但文艺片的题材,也并非真的没有受众。
其实,早在1998年,霍建起执导的那部《那山那人那狗》,就是一部百分之百纯种文艺片,在片中,他大胆地启用了当时还是中央戏剧学院大二学生的刘烨和陈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