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人来人往,最是无常-《乱世权臣》


    第(2/3)页

    ......

    真的是阴阳两隔了。人来人往,最是无常。

    “人在死后,历史地位不在乎皇帝给的追封谥号。也不在乎生前的功过是非。更不是史家的寥寥数言便能决定的。就我个人而言,倒是他死了,有几人能为之真心流泪,才算是一个不怎么适当的标准。”

    “然而标准......一切的标准只有时间最为公平。你看,做了很多事,而且是好事,就会被记住的长久一些,而人们也是发自肺腑的将他记着。即便是将来某个人有意的抹黑,也会有人指着不远处的那条河说,看,这就是当年王家老尚书主持修建的。人们记得,是因为淮扬道人们赖以生存的这条河,抗旱防涝,已经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王解花说道:“然而,爷爷并不在乎身前身后名。”

    谢神策说道:“他不在乎,是因为他真的不在乎。他可以因为一项不怎么必要的军费开支而同时得罪军方最有权势的几位大佬,惹得一时骂名。也可以因为湖北道的洪灾而彻夜不眠,获得很多赞誉。”

    “那按照你说的,爷爷还是一个好人?”

    谢神策怔了一怔,说道:“好人......总觉得有些别扭。但无可争议的,多少年了,即便是与陛下闹翻了,愤然离京而致仕,临终前陛下还是将他应得的一切荣誉还了回来。想必陛下心中也是念他的好。”

    “做牛做马四十年,只是为了死后谥文正?”

    谢神策笑道:“知足吧,大晋几百年了,才有几个文正?我朝估计就有......两。不过想起这个我的心里就不舒服。”

    王解花理解谢神策的意思:只有死人才有谥号不是?因此也就没问是不是因为老太傅的原因。

    老尚书死后追封国公,谥文正,想来老太傅也会是这个级别。但刚刚才亲眼目睹了一位亲人的葬礼,此时就说另一位亲人的谥号,到底是不恭敬不孝顺的,所以两人都默契的没有说话。

    细雨绵绵,又过了一个时辰,老尚书的墓园大门基本上已经完工,周围的人渐渐散去,停靠马车的这片空地人多了起来。但是不吵闹。即便是偶有倒车困难,就算是互不顺眼的生意对头,也都很好的克制了自己的情绪。

    然而井然有序不代表没人说话——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还是有人说话。

    既然是说话,那么谢神策自然也就能听见。

    “真是白眼狼,养了十年......”

    “......还听说尚书大人当年待他如亲孙,如今葬礼,竟然没来。”

    “听说是躲在琅琊山厮混了。”

    “四小姐也是,居然由着他胡来!禅师怎么也不管管,佛门清净何在?”

    “禅师高人,哪里会管这些事?再说他称王称霸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以前打压纨绔不良,现在居然就也变成了那样的人。无情无义。”

    “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京都居大不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时过境迁罢了。”

    “那倒是......”

    两人说话间,便将缰绳套好,然后驾车离开。

    王解花握了握谢神策的手。

    谢神策对她笑了笑,示意无事。

    礼节这种事情,向来都是礼到不如人到,即便是情义更浓,没有到场仿佛就不够诚意,不给面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给面子这种事情,已经成为了表示诚意的标准。

    如果有可能,谢神策自然是愿意站在孝子贤孙行列中,深情跪拜,痛哭流涕。但事实却是,哪怕他没有受伤,能不要脸哭得出来,也不可能出现在他最应该出现的地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