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保守派却是张世杰、苏刘义等武将,他们均从军事角度出发,认为琼州地利得天独厚,蒙元鞭长莫及。当此敌强我弱之际,应趁新胜之势,加强与大陆忠于国朝的豪强义士联系,不断运输人口钱粮,补充琼州之不足。他们同样赞同多装备火枪,多训练火枪兵,也赞同拿下全岛,并且觑机夺取雷州。但并不赞同过快北上夺广州、泉州、福州。 在廷辩激烈时,张世杰直接抛出一记杀手锏:“倘使此番元酋阿里海牙所围非是崖城而是福州,敢问诸君如何守御,保我行朝?” 骤闻此言,纵以文天祥之雄辩,杨亮节之机变,一时也难以反驳。 激进派是文臣,保守派是武将,倒也是奇谈。 而陈宜中、曾渊子等重臣也倾向于保守,若非文天祥是文武之首,杨亮节是一国之舅,内外廷一齐发力,朝堂早就是保守派的一言堂了。 两派争执相持不下,最后,只得请杨太后圣意裁决。可杨太后一深宫妇人,无论见识胆略都远远不及诸臣,又如何能圣裁?廷议暂时没有结果,于是两派开始各种线下活动,争取各方中立派,以便下次廷议时,增加己方说话份量。 就眼下行朝而言,立下不世功勋、手握武器供应的赵猎,绝对是说话最有份量的人物之一,无论那种意见,没有赵猎的支持,便如镜花水月,一切都无从谈起。身为关键人物的赵猎,却始终没有明确表态支持哪派观点,除了几位重臣之邀,其余各方邀请,能推就推。 大概是因为赵猎态度不明朗,两派改变目标,将目光投向江风烈、欧阳冠侯等龙雀军将领。在二将接到不同派系请帖的同时,赵猎也接到了一份无法推却的宴请——宫宴。 对于杨太后的宴请,赵猎并不意外,以他宗室的身份,又立下如此大功,这是题中应有之意。但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旨意上特地注明,让他带着当日在崖城保卫战中立下殊功的特战小队成员,一齐入宫赴宴。 赵猎又是惊讶又是不解。他当然希望浴血奋战的将士得到应有的奖赏,皇太后的接见无疑是个规格很高的奖掖,不过他到这时代日子也不短了,对这时代的等级尊卑之森严还是很清楚的。他的特战小队成员在功勋上完全够格了,但身份上还远远不够,曾号称以“半步《论语》治天下”,最重儒礼的赵宋皇室怎会有这样的失误? 传旨内侍看出赵猎的困惑,笑道:“国公爷,这里还有一卷手扎,乃是兵部行文,请过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