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开启游击模式-《钢铁燃魂》


    第(2/3)页

    在整体气候形同西伯利亚的奥伦斯星球上,几千年来,马匹几乎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工具,不管是伐木、采矿、农垦还是城际交通,都需要用到马匹,然而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蒸汽机、内燃机以及电气设备的出现,使得马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幅下降。对平民大众而言,骑术已经不是一种必备的生活技能了。短短几个星期,当然不足以培训出优秀的骑士,但至少能让具备些许骑术基础的士兵提升技能水平,让从来没有骑过马的士兵可以在危险关头借助马匹快速撤离,以及在游击作战中提高战斗人员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人员撤离了,马匹也转移了,对于城堡里的那些值钱家当,魏斯没有丝毫眷恋,只是在撤往秘密营地的途中,不断回望枪炮声不止的索姆索纳斯城。诺曼人来势汹汹,驻守索姆索纳斯的联邦军队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对于这座与世无争的小城,对于这里的非战斗人员而言,倒也不尽是坏事。至少,他们的家园不会被炮火彻底夷为平地,他们的性命不会在惨烈的激战中灰飞烟灭……

    索姆索纳斯城内,战局的发展比联邦军指挥官预想的最坏情况还要糟糕。诺曼人使出的“中心开花”战术,从最一开始就彻底打乱了驻军的防御部署。四艘诺曼战舰虽是老旧的装甲舰,但搁在这样一座小城,简直是从天而降的四座钢铁堡垒,驻防城区的联邦军队,根本没有能够与之对抗的武器,反而在敌方直射火力的压制下举步维艰。随同这些战舰登陆的诺曼士兵人数虽然不多,但在舰炮的支援下,迅速占领了降落点周围的建筑,跟人数占优但士气已经一落千丈的联邦军队打起了阵地战,不管是正面渗透、侧面迂回还是纵深穿插,各种战术耍的风生水起。

    城内的战斗在激烈进行,城外,诺曼军队用运输舰卸下了数以千计的战斗步兵,他们紧随着舰队炮火的弹幕风暴向联邦军阵地推进,攻入堑壕之后,迅速用刺刀、机枪、手雷扫清残敌,一个回合便碾碎了联邦军在城西和城北的防御阵地——阿尔斯特-威塞克斯联军在上一场战争后期屡试不爽的空中突击战术,在诺曼人手里也绽放出了夺目光彩。

    正如魏斯判断的那样,诺曼人一门心思要迅速攻占索姆索纳斯,对于撤离小城的联邦军民视若无睹。不多时,他顺利抵达了距索姆索纳斯二十多里的1号营地。这个营地紧挨着大路,其作用主要是人员和物资中转,兼具救助流散民众的功能。真正的游击据点,是那些隐藏在山涧、溪谷以及密林深处的秘密营地,魏斯背靠克伦伯-海森家族,不但分散转移了生产设备,还提前储备了相当数量的作战物资。纵使诺曼人突然来袭,预期的准备工作仍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完成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级预备队的士兵们陆续抵达。等到索姆索纳斯失守的消息传来时,魏斯仅在1号营地就集结了91名预备兵,只有9个人没能及时归队。如果抵达其他营地的预备兵也能达到这个程度,情况可要比魏斯预想的好得多——这些二级预备兵,毕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联邦军人,他们没有士兵薪金,总是被人瞧不起,而且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在形势不利的境况下投身战场。再者,索姆索纳斯是他们的家,如果因为担心家人安危而离队,虽有违军规,情理上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诺曼军队既已攻占索姆索纳斯,随时可能派出飞行舰艇扫荡周边残敌,封锁各处路口。魏斯让克伦伯-海森工厂的工人连同他们的家眷按预先设定的疏散方案,从1号营地转移到安置生产设备的各处秘密营地去,勋爵夫妇也在管家雷纳的陪护下启程前往条件相对较好的3号秘密营地。贝拉暂时留在1号营地,等着相约组成医疗小分队的同学们到来,据贝拉所说,她们希望能发挥所长,为疏散到各处秘密营地的军民提供医疗帮助。

    二级预备队的士兵,大多跟着工人们一道前往秘密营地,骑术较好的留了下来,跟着魏斯在1号营地周边进行警戒。

    索姆索纳斯攻防战不出半天便以联邦军队的失败而结束,除去阵亡和被俘的,联邦军的驻防部队应该还有不少人得以撤出。有组织的部队,应该会撤往其他城镇据点,而部队被打散的,战斗中跟部队失联的,则有可能分散到战场周边各个地方。克伦伯-海森工厂的提前疏散,二级预备队的游击准备,这些都向联邦军队在索姆索纳斯的驻军指挥部做了报备,普通官兵未必知晓内情,但或多或少都有耳闻。在诺曼军队攻占索姆索纳斯后,1号营地俨然成了散兵游勇集结会合的一处“热门”地点。此前无论是在霍芬蒂斯还是在奥城,魏斯都指挥过战场上临时收拢的散兵游勇,毫无疑问,这些战斗人员各方面能力都要显著强于二级预备队士兵,但在索姆索纳斯,情况有些不太一样。这里是克伦伯-海森家族的主场,就地征召的预备兵,在保卫家园的意识上是齐心一致的,而派驻索姆索纳斯的战斗部队大多是从莫纳莫林前线撤退下来的,他们来自联邦各地,在洛林山区打游击对他们毫无吸引力。因此,魏斯既没有捡这“便宜”,也没有主动前去“联谊”,而是坐视这些联邦军官兵在此休整,取用营地里储存的口粮和饮水,然后自行离去。

    在此期间,魏斯注意到至此躲避战火的当地民众,跟这些吃了败仗的联邦军人少有交流,而当军人们离开营地的时候,民众既没有流露出不舍,更没有自发地跟他们一起转移。

    国,是大家的国;家,却有各自的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