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5章 新老观念的冲突:上-《动力之王》
第(2/3)页
“没错。”
这是事实,刘晓峰不得不点头。
“欧洲人搞的A-400M我们暂且不管他? ”王大志接着说道:“我们再说我们的近邻:东瀛,在C-1运输机之后? 现在东瀛人又开始搞全新一代的运输机C-2? C-2运输机延续了C-1在发动机方面的选择,依旧在坚持使用涡扇。”
刘晓峰点点头,但很快,他又摇头:“C-2是大型运输机。”
“呵……明明有着高达532千牛的总推力? 但最大起飞重量却只有141吨、最大载荷只有37吨的大型运输机?”王大志顿时就笑了? 是那种鄙夷的笑:“这货的整体表现还不如安-70和A-400M呢,也就最大载重能跟人家A-400M比一下。”
“……”
刘晓峰不说话了,说起C-2,那简直就是世界军用运输机之耻!
这货使用了两台通用电气的CF6-80发动机,也就是波音747上使用的发动机? 单台推力高达266KN,两台发动机的总推力甚至比伊尔-76上面的那四台D-30KP-2发动机的总推力还要大? 但最大起飞重量只有可怜的141吨,最大载荷更是只有可怜的区区37吨? 而在这个载荷下,航程只有“惊人”的600公里!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情况的话? 那么还有连个活生生的例子:
总推力比C-2略小的伊尔-76? 最大载荷50吨? 在载重40吨的情况下,可以飞4900公里(伊尔-76TD);
最大起飞重量和C-2基本相当的美军C-141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151吨,最大载荷40吨,但所需总推力只有373.88KN,最大载重航程也超过2000公里。
在C-2运输机身上充分体现了东瀛工业的特点:精湛到极致的零部件加工能力以及糟糕到极致的系统整合能力,每一个零部件都做的非常完美,但当将这些零部件整合到一起的时候就成了一堆大家不忍目视的玩意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