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一个字头的诞生》正式开机-《我本港岛电影人》


    第(2/3)页

    “灯光没问题!”

    “收音OK!”

    “演员组准备就绪——”

    随着各部门负责人纷纷伸手或通过对讲机确认OK,场记拎着写着场、幕及拍摄次数的场记板,站在了已经亮起红灯工作的主机位摄像机前,等待导演喊开始。

    见到吴孝祖挥手,场记随即打板。

    “《字头》第15场第一幕第一镜,Action——”哒的一声,轻轻一磕,正式开拍。

    吴孝祖站在监视器前,看着几处机位的设置。

    机位,代表的就是视点及构图。通过机位的变换来表达导演拍摄影片的意图。每一个机位的设置都包含了摄影师对影片和镜头的理解。

    黄月泰负责的1号机位,平行轴拍摄,负责正面构图。在身后45°处,2号机位则拍摄人物走出房间的这个动作。3号机位则架在摇臂上,可以拍摄全景画面。

    这种机位埋放结构属于最基础的三角形原理。三条轴线代表了三处视点。构成整个拍摄范围。演员走出这范围,就是拍摄盲区。俗称的出戏了。

    黑云压顶,大雨倾盆。整个街道上好似世界末日。

    幽暗的巷子,两旁的房屋斑驳破旧,但一层层的竹竿、顶棚却使得这里雨水小了很多。

    刘清云慢慢的从巷口走进来,脸上光线分明。鼻子以下,看得清楚,双眼则似乎藏在阴影中。手中撑着一把黑伞,脚踩在一处处水洼上,溅起水花。

    “嘎吱——”

    随着越来越近,光线也越来越明朗,能看出他板着脸。

    浓眉轻皱,眼白盯着斜下方。落魄而又心事重重。

    在他面前,黄月泰一直挎着斯坦尼康进行拍摄。因为巷子里杂物乱堆,助理无法上手帮忙。只能靠他一个人来托着斯坦尼康和机器。满脸汗水。

    巷子里道路不平,四处水坑,再加上乱堆乱放杂乱无章,根本没法铺设滑轨,只能选择手提拍摄。这就真的很考验摄影师的基本功了。很多摄影师一辈子都没学好手提拍摄。

    手提拍摄,摄像师不能无氧拍摄,因为坚持不了几多时间。呼吸的节奏与手提的幅度要掐的很精准才行。

    黄月泰早年被称为“铁手”。在没有斯坦尼康的年代,全凭一双手,更了不得!

    全港真的敢说在技术上超过黄月泰的摄影师,恐怕一个都没有。未来也就屈指可数的几位能够相提并论。

    “厉害——”

    罗礼苋与黎叔凑过来暗暗竖起大拇指。电影行的专业人士,最佩服的就是有真本事的行家。胶片电影最注重基本功。

    一年一个导演,五年一个摄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