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凡人回炉》
第(2/3)页
“苏打绿是谁?”
“台岛的一支新兴乐队。当然了,你们也不必过于拘泥,摇滚可以玩,但不能过火,愤世嫉俗的东西,不是谁都喜欢的。”
小段拿起贝斯,不住地点头:“嗯,有道理。”
别长安笑呵呵地接着说:“如果你们只是随便玩玩,那无所谓。但如果要想扬名,这些问题你们必须考虑进去。虽然对于一些口水歌,你们可能不屑于顾,但艺术就是这么回事,尤其是流行音乐。为什么叫流行?我不说你们也懂吧?”
赵宁道:“行,我们商量一下。混了这么多年,到现在为止,连一张碟都没出过,确实应该反思一下了……”
别长安摇了摇头,笑道:“出不出唱片无所谓。”
赵宁问:“为什么这么说?”
“个人见解。”
……
……
……
在唱片工业时代,音乐的载体是黑胶、卡带、CD、MP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唱片业正逐渐走向低谷。
与此同时,音乐的载体也变成了互联网免费视听、下载资源网站与平台、客户端以及音乐资源获取的移动APP、视频网站。比如几年之后的《老鼠爱大米》《qq爱》等等,都是通过互联网音乐走红的歌曲。
至此,国内流行音乐又多了一个名词。
网络歌曲。
当音乐产业平移到互联网时,真的是发生了诸多变化。
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载体的改变导致音乐的价值变廉价了,音乐从一种具备价值的稀缺资源变成了互联网免费获取的资源。
因为互联网的本质是分享与创造,音乐产业由互联网平台充当载体,用户可以是消费者、传播者,也可以是创作者,这样一来,用户自由创造音乐与内容的互联网机制冲击了原有传统的高冷的流行音乐制作发行机制。
2002年,百度已经上线了MP3所搜和下载功能。
当然,除了它之外,一些小规模的试听网站也已经初具规模。
很多时候,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最新最快的歌曲咨询,如此一来,传统唱片行业还会兴旺吗?
很明显,并不会。
唱片业时代曾经依赖卖唱片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但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这种盛世早已成为历史。
别长安记得2015年的时候,陈奕迅的唱片只卖了900张,心酸之下,E神放话两年后退出歌坛……
总体来说,互联网的发展,稀释了音乐的价值,并对原有产业链实现了破坏式攻击,毁掉了原有的产业链规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