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住客栈-《唐朝地主爷》


    第(2/3)页

    “唉,”陈翊立叹了一口气道:“匪劫大户,得钱必多,汝家穷至如此,故即便是通匪,所犯也不过小从。如今在牢里呆了这么多年,有罪无罪都可以销掉了。况且,证据不足,抓你在牢这么多年也说不过去,且去县衙支十两纹银,在找户房落一块田去吧。”

    老船夫父子二人仰天而躺,泪水哗哗地流。陈翊立当即写下文书,让公人带去县衙,找户房,把事情给办下来了。

    此事既毕,徐清放心的长出一口气,然后和陈翊立上官仪二人一并用餐。

    二日,徐清打算动身离开了,上午吩咐下人们把东西行李收拾好,徐清自己却去街上享受了。有陈翊立这做东,徐清这才体会到钱塘县更为内里的繁荣。

    孙有财自缢的事,早已经传遍了钱塘各大家里头,只是,一切的事情都在徐清的预料之中了。孙家一家人闹着分财产,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去我的高老庄,一场丧事下来,兄弟几乎反目,所谓亲戚都为了一块田争得面红耳赤。只有一个人善一些,把孙有财留下的嫡子,还有正妻接了过来。其他庶子,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全交给长辈发落。

    而其他大户呢?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似乎钱塘商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孙有财一号人物似的。

    徐清自然是大感放心,只是,一直想要和陈翊立说的建立商路之事,却无从谈起。也罢,徐清想着,出海航行,这不是说来就来,说理解就理解的事情。若要陈翊立心甘情愿建立商路,还需让他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为民谋福祉嘛。

    于是,徐清把沧州来的那些水手留下,选了一个能干的暗河成员,写下单子,让他在钱塘周围收购特产,开春之前送抵沧州。不仅要自行买卖,还要说服一些大户进来投资,这些大户,不要太大,也不要新人,要钱塘的中流偏下层次。

    安排好这些,游街喝酒,临江看景,一日耍得好不快活。

    上路吧,出发去余杭,再沿江而上。徐清带着众女,还有些许暗河成员轻装上阵,至于大批银子,还有在钱塘买的各种玩意儿都压车在后。特别是那几株发了芽的土豆,徐清特地买了几个小一些,好携带的水缸放着。这东西,可是一大法宝啊,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称其为人参果,能延年益寿也不差的。

    却说徐清从钱塘走来,过嘉兴,在苏州停了一站,又去了无锡常州,本来一路上还算是风平浪静,但过了常州之后,到丹阳镇江附近时,却是遇到了些许风雪。

    于是为了躲避风浪,只能提前在镇江落脚,到了镇江后,大雪已经将街道铺满了。

    于是徐清到了市镇上寻了一客栈住下。

    镇江不大,客栈也很小,没有几家能够住的下徐清一行人的。于是徐清让运货的人一间,自己几个另找一间。

    找到之后,入内打看,见客栈里大堂住得都是为避风雪而暂居的商旅。他们都是暂居而已,故而就在大堂上睡觉歇息。

    徐清见了一眼,不由眉头一皱,张林业立即向掌柜问道:“掌柜,可有上房?”

    掌柜赔笑道:“客官,你也看到了,小店已是客满,不说上房,连客房也是没有一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