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此身合是诗人未-《重建聊斋》
第(2/3)页
清了清嗓子,开始念道: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诗一出,全场都安静下来。
老书生忽然说话了:“子京,你把这诗写下来,给老朽看看。”
许京点点头,工工整整地把这首诗抄了下来。老书生颤颤巍巍地接过纸,读了两遍,又摇头晃脑地读了一遍,道:“好!好!好!”
老书生放下纸,道:“没想到子京居然也能写出这样的诗,还以为你成天只爱玩乐。”
底下有人道:“先生,这首诗很好,但弟子不知好在哪,请您解诗教我。”
旁边的人也附和道:“请解诗教我等!”
老书生道:“也好,那献诗会暂缓,我们先开个解诗会,我先不解,且听听你们如何解,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老书生俨然把解这首诗当做了现场教学,点兵点将,点人起来解诗。底下的人也对这诗各有所见。
有人道:“弟子认为,这首诗的诗眼,在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句,写得雅致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另一个人道:“子安兄所言即是。不过弟子还有补充。本次的诗题为‘春’,这首诗里春景极少,仅在这一句中,却已将京城的春景写得淋漓尽致。我们若平时写春景,大多会写江畔,写田野,写踏青,很少有人写城市,更别说写京城。只因城镇春景难写。城镇景色,四时皆是碧瓦青砖,无法体现春的特色,而子京兄这首诗,却匠心独具,能敏锐发现京城里的春景,并用一句佳句点逗出春意,这是最难得的。”
又一人道:“更难得的是,这一句的春景只是‘听’来的。一夜春雨,卖杏花声,都是诗人听来而非看来的。”
一人忽道:“妙哉,妙哉,听了各位的高见,我刚才想通了。这首诗的妙处不止‘小楼一夜听春雨’一句,而是全诗浑然一体。这首诗里全部只是在写困居在京城之中,全诗透露出浓浓的惆怅之情,诗人如此惆怅,又怎会外出踏青?所以春景只是听来的,而不是看来的。子京能把春景也写得如此愁绪浓浓,这等笔力实在惊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