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测经纬文山思水利,探徐府庙娘坐床头-《重建聊斋》


    第(2/3)页

    “姐姐你就不要检讨了,”二姨娘一顿抢白,“文山会写诗,谁也没想到,我们大家不都是现在才知道么?”

    三姨娘轻飘飘地说:“主母不知道,情有可原,但管文山生活起居的二姐也不知道,却有些诡异了。”

    二姨娘面红耳赤:“你怎么这么说话?”

    务实的四姨娘打住她们的话头:“二姐管得了生活,却管不了文山写诗,话说回来,他长到16岁,好像除了开蒙以外,也没什么人管文山的教育了。”

    “没人管还能写出诗词,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五姨娘话不多,却很关键。

    这个时候,徐长水发话了,他说:“我早就知道文山会写诗了……”

    “什么!”在座的几个姨娘,都站了起来。

    徐长水被她们的反应吓了一跳,弱弱地说:“他14岁那年,我带他去相亲时,就写了一首什么‘黄河远上白云间’,李秀才把他一顿夸,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文山14岁就能成诗,老爷你怎么不早跟我们说!”二姨娘叫道。

    徐长水抠了抠自己的下巴,讷讷地道:“很稀奇么?”

    “何止是稀奇!”二姨娘大叫,“看看这首:‘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多美的一首词!”

    六姨娘点头道:“用词雅致,描写入微,心思细腻,确实一首好词。”

    五姨娘说:“最难得的是写词的是16岁的男子。”

    三姨娘大声说:“这写的就是老爷不在家时的二姐呀!她常常就是这么懒!”

    二姨娘啐道:“说得你不是一样!”

    几个姨娘笑闹起来,六姨娘拿起诗稿,在嘈杂声中念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念罢,竟不由得洒下几点泪来。

    众姨娘本在笑闹,看见六姨娘在哭,都停下了,齐声问:“老六(六姐),你怎么了?”

    六姨娘啜泣着说:“这首诗勾动了我的思绪,情难自禁,对不起,我失态了……”

    “有这么厉害?”徐长水把诗稿拿过去,照着诗念一遍,说,“我怎么没被勾动思绪?”

    众人道:“就你最没心没肺!”

    五姨娘说:“我觉得,现在要思考的是我们接着怎么办?”

    吵闹声停了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