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豆腐-《林氏荣华》


    第(2/3)页

    在苏州已经形成一个品牌,所以当时林清婉是连着名字一起卖的。

    钱商贾买下后也的确没有改名,加上酒楼的大厨都是原先的,所以客人并未流失。

    赵家能从对方手上买下“”,不是做了冤大头给了大价钱,那就是以权压人。

    林玉滨还一头雾水,谢夫人已经猜到:“是赵家的手笔?”

    林清婉颔首。

    林玉滨很不开心,板着小脸坐在一旁不说话。

    待回到家看到一桌子的饕餮楼的菜更不开心了,林清婉却拿起筷子夹了被放在中间的炖豆腐给谢夫人。

    谢夫人尝了尝,颔首道:“不错,滑腻可口,还有股豆香味,这叫什么?”

    “叫豆腐。”

    谢夫人恍然,“曾听人说过,淮南王刘安曾偶得一美食,可惜典籍中少有记载,淮南一带倒有几个手艺人会做,但这些年战乱,也不知流落到了哪里。赵胜能找到他们,倒也是本事。”

    林清婉放下筷子,笑道:“是有本事。”

    谢夫人见她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便不由问道,“这么得意,莫非你也知道这豆腐的做法?”

    林玉滨立即看过来。

    林清婉矜持的点头道:“不巧,我还真会。”

    谢夫人不信,一脸怀疑的道:“就凭你那厨艺?”

    “自然不是。”林清婉起身去藏书阁,从里头抽了一卷书交给白梅和白枫,俩人捧着回到花厅。

    林清婉指着书道:“这是淮南子。”

    谢夫人翻了翻,翻白梅手里的那卷还没什么,待看到白枫手里的那卷则有些惊诧,“这是那外卷?”

    林清婉颔首,“不错,我们林家正好收藏有整卷,偶尔看到,甚为惊奇。”

    淮南子是刘安和他的门人做的,分为内卷和外卷,到她所在的那个时代已经只剩下内卷。

    内卷二十一篇,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各家的学说,作为历史研究生,林清婉自然也是拜读过的。

    而外卷三十三篇则是杂说,因为时人和后人都不看重,故何时遗失的已经不可靠。

    当初整理藏书阁时看到这卷完整的“淮南子”,林清婉还高兴的拿出来当练字般的抄了两卷,分开放置。

    只希望后世不再遗失外卷。

    外卷里便记载有豆腐的做法。

    当然,就算不记载她也会做,毕竟在农村生活过,每逢节日大家都爱做豆腐。

    祖父为了不让她眼巴巴的看着别的孩子,所以也常跟风一起做,虽然最后做出来的豆腐有些一言难尽,但也让她跟着村里的婶婶们学会了怎么做又嫩又滑又香的豆腐。

    可有了这本书便少了许多麻烦。
    第(2/3)页